记者 张欣
“握紧拳,向前方,在这个英雄的城市,风来了,一起挡,你会看见武汉一定强!”连日来,一首由淄博市歌剧舞剧院演员于晓冬创作的歌曲《英雄的城市》在网络上传唱,打动了很多听众,让全力战“疫”的人民群众备受鼓舞。而这只是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助力战“疫”的一个缩影。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迅速组织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各单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文艺系统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创作,用文艺的力量,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动力,鼓舞全市人民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在短短数天时间里,淄博的文艺工作者们体现出了勇气、担当的力量,创作出了以战“疫”为主题的歌曲、曲艺、戏曲、朗诵、绘画、舞蹈等一系列文艺作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向抗击疫情的英雄们致敬,向患者们表示慰问,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迅速启动,及时关闭各类公共文化场馆、所有封闭式A级景区
1月27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工作岗位。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迅速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茂松同志任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直属单位均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各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坚决落实省市疫情防控有关决策部署。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迅速指导督促各区县、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旅行社等,通过张贴倡议书、宣传标语,利用全市文化经营场所大屏、网络新媒体等科学及时准确地刊播疫情防控信息和防控知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和防病意识,引导群众科学、理性地面对疫情,发动群众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
及时关闭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电影院、网吧、KTV等互联网上网经营单位和娱乐场所,全市所有封闭式A级景区;旅行社全面暂停经营团队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星级旅游饭店严格实行身份查验登记、测量体温和消毒制度;取消或延期举办春节期间各类聚集性文化旅游活动。
短短数天创作240余件作品,创近年来单日平均创作作品之最
为早日驱散疫霾,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方式与疫情抗争。“虽然文艺工作者不能上一线治病救人,但是大家可以在后方用文艺作品,歌颂医务工作者、提振战胜疫情的勇气,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疫情之下的温暖和祝福。”这是所有淄博文艺工作者的心声。
疫情发生后,淄博的文艺工作者们以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人民群众齐心战“疫”的暖心事迹以及科普防疫等内容,作为文艺作品的创作主题,用歌曲、曲艺、戏曲、朗诵、绘画、视频、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第一时间发布,与社会力量一起,加入到战“疫”的行列中来。
截至目前,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陆续创作了240余件文艺战“疫”主题作品。这些文艺作品形式多种,包括快板、歌曲、五音戏、京剧、鹧鸪戏、榆林腔、三句半、朗诵、京东大鼓、山东琴书、剪纸、书画、漫画、摄影、相声、聊斋俚曲、布头画等20余种艺术形式,其中歌曲作品24首,书法作品37幅,剪纸作品11幅,五音戏戏歌8首,绘画作品17幅,聊斋俚曲、朗诵、京剧、鹧鸪戏等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近150部。
这些文艺作品用歌声里的爱、戏曲里的情、朗诵里的泪、绘画里的意,凝聚起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防疫控疫的文化力量。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提醒群众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高度警惕,筑牢健康防线;倡导大家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不信谣不传谣,维护网络秩序;表达对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的敬意;传播全市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利用“文旅淄博”微信公众号增推次数由一天一次改为一天五次的时机,积极发布文旅系统防控疫情工作情况,并策划推出了系列栏目——众志成城 淄博文旅文艺战“疫”,目前已陆续推出了14期,集合各类战“疫”文艺作品,传播积极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不到24小时,艺术家满怀真情创作出众多战“疫”作品
疫情当前,淄博的文艺工作者们将对疫情的关切化作创作动力,用一件件饱含担当与使命的反映民心、催人奋进的精品力作,合奏出了一首首大爱之歌,很多作品更是不出24小时就创作完成,并迅速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广泛传播。
钟南山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在这个非常时期,淄博市歌剧舞剧院演员于晓冬历时两天,于1月29日创作完成了作品《英雄的城市》,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激励人民群众坚决打赢防疫阻击战。
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时刻,医务工作者共同吹响了集结号,淄博的文艺工作者胡箫感触颇深,一首歌曲逐渐在他心中有了雏形,从歌词到最后旋律的形成只用了一天时间,歌曲最终于1月29日写就,歌名定为《愿》。
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着淄博市歌剧舞剧院的演员们,1月29日,剧院演唱队12名演员自发组织起来,决定一起演唱《爱在天地间》,为抗击疫情加油。经过一天的创作,这首经过加工、具有特殊意义的歌曲《爱在天地间》终于完成。
与此同时,淄博书画院还组织书画家们举办“疫情阻击战专题创作”活动,艺术家们以笔铸剑、以墨抒怀,与全国人民一起共战疫情、共克时艰,用一幅幅充满真情实感的美术、书法作品,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名家、老艺术家上阵,联手创作文艺作品
连日来,在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各方面的积极号召下,五音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花奖获得者吕凤琴等名家、专业人士,以及来自基层的干部群众全情投入,新作频出,充分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智慧才情和责任担当。
2月1日,经过前期紧张有序的案头准备,由淄博市艺术创作研究所青年编剧常勇作词,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作曲家毕金奎、庄桦作曲,五音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花奖获得者吕凤琴演唱的五音戏戏歌《最美逆行者》,与观众见面。这首作品从1月26日就开始创作,第一时间为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唱响英雄的赞歌。为了保证录音工作圆满完成,确保疫情不会扩散传染,录音之前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对录音棚和录音设备进行了全面消毒,并提前要求所有演职员佩戴口罩,分批分次进行录音。在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专注细节,力求完美,从每一个词句到每一个音符,从配器到演唱,全体人员像“最美逆行者”对待疫情一样,绝不放过每一处瑕疵。
“日夜兼程,逆向而行,胸中一团火,肩上责任重。众志成城挽狂澜,风雨过后是彩虹……”近日,一首名为《中国必胜》的歌曲在不少单位办公群流传起来,并登上了“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这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淄博市民歌协会副主席王晶明与淄博市歌剧舞剧院演唱家张凤娟合作的一首新歌,希望通过这首歌曲表达对前线白衣天使、媒体人抗击疫情的敬意,为武汉加油。《中国必胜》是由王晶明作词、张凤娟作曲演唱的。两位创作者表示,虽然他们不能到武汉一同抗击疫情、慰问演出,但希望通过歌声表达他们对白衣天使、媒体人坚定的支持、深情的祝愿和崇高的敬意,希望一线的工作者们多保重,盼白衣天使们不辱使命、早日凯旋。
“按下一个红手印誓言响耳旁,使命责任化成了泪光。穿上一身隔离服奔向新战场,滚烫目光把阴霾病毒驱散涤荡……”一曲京歌《为中国担当》近日流传在各网络端口。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淄博市京剧院积极行动起来,发挥文艺工作者的职能,加紧创作,推出了这首歌颂战“疫”一线人员的京歌,用饱满真挚的感情和歌声,为全国人民战胜疫情擂鼓助威、加油鼓劲。
这些鲜活的文艺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疫情防控一线发生的感人故事和他们的奉献精神,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助力、加油、鼓劲。这些作品,也将在淄博的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