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晓琳
记者 贾亮
从接到疫情防控任务以来,已经26个日日夜夜了。连日来,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临淄大队疫情防控四个工作专班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对抗,24小时有序运转不下线,成为战疫一线最坚实的后盾和最亲密的战友。
1月24日,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临淄交警依法依规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大队立即召开党总支会议,成立了由大队长张兆军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路面管控、综合协调、舆情信息、后勤保障四个专班和六个战时临时党支部。
从1月25日起,专班早9点的“碰头会”雷打不动,一天一调度,“日通报,零报告”。会后,班子成员马不停蹄奔赴各执勤点督导检查,26天来,无论风霜雨雪,始终如一。班子成员每天至少两次到各检查点督导检查,现场分析解决路面管控工作中每个具体问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坚定的决心、最扎实的措施打赢防控阻击战。
【“发动机”和“传动轴”】
副大队长苏泉林负责 “路面管控组” 和“综合协调组”的工作,是交通管理疫情防控的“发动机”和“传动轴”。年前刚做完胃肠手术的他,体重减了10斤。作为22年党龄的老党员,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请过假,用他的话说,“我就是肠胃不好,吃饭慢点,可能拖点后腿,但只要是工作,咱绝对不掉链子……”
他带领的“路面管控组”是战疫的最前沿,在重要点位的排兵布阵上,他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全部启动高等级勤务管控模式,增加警力配置,优化交通组织,维护交通秩序。
青银高速临淄站是疫情防控非常艰巨的执勤点,为确保安全通畅,他基本靠在点上,落实劝返前置,提前分流,有效应对车流变化,确保车辆井然有序。交管科科长王玉荣天天和他靠在一线,每一班的警力部署,每个岗位的执勤位置、每名警力的安全防护,每一个劝返车道、应急车道、检疫车道的渠划,他事无巨细,确保万无一失。26天以来,累计出动警力3380人,警车655台,检查车辆85531台,劝返车辆1862台。
他带领的“综合协调组”是战疫的“传动轴”,发布最前沿的政策信息。疫情防控以来,相关政策要求根据疫情情况随时调整,他和办公室主任伊兵、副主任朱峰一天的电话联系超过30次,落实上传下达和指挥调度,24小时在岗、在线,连轴转做好上下对接、内外协调等工作任务,轻重缓急、有条不紊。
【“润滑剂”和“燃油箱”】
副大队长孙琦负责“舆情信息组”和“后勤保障组”的工作,是交通管理疫情防控的“润滑剂”和“燃油箱”。他责任心很强,常常一投入工作就忘了时间,废寝忘食。因为头绪多、事情多,他怕落实上有漏洞,就走到哪儿、落实到哪儿,晚上再“回头捋一遍,不让一条好人好事被埋没,不让一件防护物资被遗漏”。确保领导小组每一项决策部署都落实、落地、见效。
他带领的“舆情信息组”有两个“姐妹花”,为了把疫情防控期间的先进事迹报道出去,她们俩一个写,一个拍;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内外宣齐头并进,常常加班到深夜。在防控疫情一线采访报道,传递正能量,歌颂一线高昂的工作状态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随着复产复工政策的开始,为打好利企应急保畅战疫,孙琦副大队长和交管科副科长冯明主动靠在通行证办理工作上,落实了网上办、联合办、即时办、主动办“四办”工作流程,主动上门办理通行证177份。发送车驾管业务“网上办、逾期办”温馨提醒短信2万余条,上门为中南医药、蓝帆医疗等4家企业办理了车辆查验、名称变更等相关业务。26天以来,累计办理通行证1087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他就和财务科科长左伯军、张燕树立了“疫情防控,保障先行”的宗旨,制定疫情防控保障方案,启动战时警务保障机制,每天全域2次全面消毒,每天2次全员体温测量。根据各种物资属性及储备、固定检查点排班、常规勤务安排及各单位办公区域等实际情况,精准发放疫情物资发放,确保每种防控物资都能及时精准发挥功效。
他们主动将水饺、蔬菜、牛奶等送物资送上岗,让每一位防疫检查点的同志感受到组织的贴心和温暖。1963年出生的主任科员何立国负责食堂工作,为了让加班的同志们无论多晚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他一丝不苟,每天对食堂每天落实通风、消毒、检测等必要措施,细化战时“分餐制”工作规定,降低就餐聚集风险,确保一线同志的身体健康。
不在专班工作,就在去检查点巡查的路上。26天以来,专班人员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鼓舞、激励自己,团结一心。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高效推进,汇集成了同心战“疫”的合力,共同期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击掌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