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街道有支"硬核"娘子军:不辱使命,不负韶华
朋友,你可能每天都行走穿梭丹阳大街小巷,但你可能不知道丹阳有一个"四特别"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朋友,你可能了解丹阳昨日辉煌,但你可能不知道丹阳的今天已经走上历史上发展的最佳黄金时期;
朋友,你可能了解丹阳继往开来、担当作为的两委班子,但你可能不知道丹阳坚强团结、开拓创新的班子中,有一支最引人瞩目的娘子军团:3名女姓党工委委员,9名女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岁,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5人。
疫情是命令十万火急,防控是责任刻不容缓。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她们义无反顾的奔在前头,既当指挥员、督导员,更是战斗员,夜以继日、忘我工作,连续奋战在防控一线,为辖区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在疫情面前,她们身兼数职,成为群众安全的"守护神"。1月23日(腊月29),按照菏泽市开发区部署,丹阳街道召开紧急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预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大年初二一大早,设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指挥长的防控工作指挥部,集中办公,迅速建立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的社区防控体系,率先提出"六个一律"工作制度,构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街道班子的女同志们,作为指挥部的副指挥长,和男同志们一道,放弃假日,到火车站等重要交通口、社区、小区全方位扩大宣传,全面摸排掌握湖北武汉等地来菏人员信息,逐户地毯式排查、电话访问、接收举报信息,白天排查完,夜晚接到信息立即去核实,不讲条件,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为全面掌握武汉等地来菏人员身体状况,确保对他们隔离不隔爱,街道班子的女同志们又担起关爱包保责任人的重任,签订关爱包保承诺书,每天确保两次体温,为隔离者提供尽可能的生活便利,通过电话、微信为他们消除思想压力,有的返菏人员发烧了,心理面临崩溃,深夜里给包保责任人打电话,她们从来也没有怨言,而是第一时间安抚,为他们联系医疗车辆,到指定医疗地点进行医学检查治疗。针对辖区内小区多、家属院多的实际情况,丹阳街道又精细化分工,将辖区分为7大片区,185名机关工作人员、76名开发区机关人员分到每一个小区和家属院,严防死守,把好第一道防线,街道女干部又变身为片区"督导员",每个人平均督导40个小区和家属院,全天候巡回指导小区进行封闭管理,设置检测点,做好消毒消杀,清理卫生死角,用明白纸、录音喇叭等各种方式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等等,成为居民群众的贴心管家。正月十七过后,一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大项目面临复工,街道立即组织成立了验收组,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期间要求对企业进行复工前验收,街道女班长,人大主任龚爱华同志任验收组组长,带领验收组同志每天深入到企业、工地,深入细微的做好验收工作,确保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役中,街道这些女干部们,还是志愿者的发动者,在他们的号召下,各社区、小区纷纷成立了防控疫情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队"等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女性特有的善于交流、善于宣传的特长,在摸排外地返菏人员、宣传防控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指挥长、责任人、督导员、验收组长,每一名干部都兢兢业业、认真履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的使命与担当,用自己的肩膀,肩负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任,她们中累倒的、病倒的、带病坚守岗位的……无不令人动容、令人流泪。
很多个夜晚,她们被电话惊醒,"我发烧了,我感觉自己可能被传染了,我快崩溃了",电话那头传来了居家隔离人员的呼救,"别怕,我这就协调医护车辆接你",披上衣服,她们又冲出家门走向战场。
火车站交通口,日均检测旅客3000余人,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发热的旅客,他们指挥第一时间送至医院检查,第一时间将外地来菏旅客的情况与社区对接好,确保到菏后居家观察,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懈怠。
辖区内有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过的居民,不愿意去医学观察点隔离观察,她们就苦口婆心的做思想工作,到了观察点,有的生活用品不足,她们就亲自去购买,一趟一趟的送,电热毯、拖鞋……被隔离的居民从心里觉得暖洋洋的,积极配合观察。
最令人头疼的是辖区内一些没有物业、没有保安、没有门岗的"三无"老旧小区和家属院,成为丹阳疫情防控的难点和重点,为了强化对这些小区的封闭管理,干部们使出了各自的"18班武艺",冒着风险逐户排查登记居住人员、调动消毒车全面消毒,挨家挨户招募志愿者,自制的小喇叭广播加大宣传,找来桌子、椅子,挂上牌子设置检测点,找来栅栏、栏杆充当隔离带……,就拿佳合花园来说,小区三处出口,连门都没有,督导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结合社区,边摸排人员,边找来栅栏堵住两个出口,又多方协调在留下的一个出口处安装了电子门禁,设置了24小时监测岗亭,总算让居民群众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然而,她们也是妻子、也是母亲和女儿,她们也有家人需要保护。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居民们呆够的家,正是她们回不去的地方。在她们中间,有的因为自己每天在外,有接触病毒风险,被家人"隔离"了,孩子被老人接走,整个春节过起了"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单身生活;有的夫妻双方都在一线,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一位同事的丈夫因工作原因自大年初三被封闭管理,家里还有个病未痊愈的婆婆和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她自嘲疫情让她过上了上班当战士、当保安,下班既当爹、又当妈还要当老师的日子。
这就是基层的女干部们,她们就是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基层一线工作者的缩影,从事着平平凡凡的工作,默默无闻的用实际行动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守护着一方土地。她们说:"舍小家为大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我们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