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志愿服务工作的飞速成长,志愿服务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本区域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具有省级文明城等光荣称号的垦利区,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活跃,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回乡看齐鲁”青年调研队的7名队员来到东营市垦利区,就垦利区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社会调研。其中,有3名队员的家乡就在垦利区。
队员们跟随垦利区黄蓝公益的志愿者们,冒着雨雪天气来到垦利区第二中学和垦利区实验中学,为困境学生发放由北京泰平慈善基金会捐助的衣服、帽子和围巾。队员们鼓励他们面对目前的困难,战胜自己才有更加丰富的人生,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黄蓝公益”全称为垦利区黄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前身是垦利县义工协会。于2015年1月正式成立,以“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为理念,以“扶弱济贫”为己任。到目前,已注册团队管理人员32人、团队志愿者2415人。黄蓝公益组建三年以来,由初建时的爱心斑马线和环保两个活动,发展到目前在环境保护,爱老助老,交通安全宣传,爱心送考,助学成长,关爱老弱、病残、智障、困难家庭,爱心灯塔,空巢老人,保护母亲河等方面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本次调研活动即为其中的助学成长活动。目前,“黄蓝公益”累计开展活动500余次,包括兄弟分会的志愿者参加活动人数达2100余人次。垦利区黄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吸引广大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对全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和救助,对社会不文明现象通过我们的活动加以引导,为政府排忧解难,共创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在志愿者总会会长王建新的陪同下,队员们参观了垦利区志愿服务中心动态展厅,并进行了座谈,队员们对垦利区志愿者事业发展现状及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垦利区志愿者事业发展具有完善的体系,针对社会中不同的人群展开相应的志愿活动,如贫困儿童助学、道路应急救援、医学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志愿者总会也为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制定了积分兑换和各种优惠待遇,让全社会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当志愿者,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东营市垦利区志愿者总会王建新会长以在康居社区展开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例,与队员们展开交流。据王会长了解到,最为代表性的是“睦邻关怀,爱在康居”活动。康居社区发挥与共驻共建单位的有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真正实现社区、居民、单位的多方共赢,唱响“同住一个社区,同在一个党,共为社区做奉献,共为党旗添光彩”的主旋律,全面提升社区品质,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月、共驻共建的实惠。例如为康居社区广大青年开设“笔尖上的国粹”书法公益课堂,进一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传承书法文化,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深入了解、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针对老年人开展“关爱乐龄,共筑心巢”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提供日常探访、免费理发、爱心水饺、心理支持援助等关爱服务,让老人感受到社区党员及党组织带给他们的关心与关爱。
此外,队员们还来到垦利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参加义务导诊活动,因为冷空气的来临,气温突然降低,当天前来就诊的患者非常多,人工挂号和自助机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做好导诊服务,协助患者及家属操作自助缴费终端机,帮助他们挂号、缴费、打印化验单,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让患者更快的得到治疗。这期间,队员们帮助了他人,也收获了很多感谢。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山东中医药大学“回乡看齐鲁”青年调研队的队员们不但增加了对志愿服务事业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是扩大社会参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也是培育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关爱的有效途径。队员们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积极投身到志愿活动中,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社会的培育,积极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从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到助力社会治理,搭建爱心网络,到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青年调研队”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垦利志愿者以热情和爱心,以微笑和奉献,传递时代新风,书写着新时代的垦利发展故事。
(通讯员:刘浩然、王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