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天以来,与很多数人“宅家”不同的是,大批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上,面对着严寒、风雨、饥饿。尽管身份不同,他们都是坚强的“战士”。
然而,他们也是儿女、父母……
在坚守的背后,也有着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
01
“你去睡吧,我看着……”天还没亮,女儿对父亲说。

早上6点多,天没有大亮,雁筑港城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李二孩就开始忙活着煮鸡蛋、热牛奶,11岁的女儿妞妞也闻声起床。
“爸爸你去睡吧,我看着,一会儿好了叫你。”
看着女儿关心起自己来,作为父亲,李二孩的鼻子酸了。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志愿者成为了一股重要力量。
为了能让各路卡口执勤的工作人员在寒冷的早上能吃口热乎饭,李队长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忙活。300个鸡蛋、300包牛奶......这些都是雁筑港城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自己掏腰包购买的,现在已经连续送早餐10多天。


由于量比较大,鸡蛋要煮上3锅,牛奶也要单独热上一大锅。
以前妞妞早上一般要睡会儿懒觉,自从送餐的爱心活动开展以来,她也会早早起床,一边学着爸爸的样子忙着,一边体贴地叮嘱爸爸再多休息一会儿。因为她知道爸爸很辛苦还要去各个路口送餐。

不仅是送爱心早餐,雁筑港城的志愿者们在最近几天的中午,还为卡口执勤的工作人员送上了热乎的爱心包子。
除此之外,每天还有近百名的志愿者直接参与到社区、村居路口的执勤和防控。


02
“真是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她在夜色中带着歉意上门送货。
晚上8点,“空荡荡”的石岛街头,家家悦超市员工席晓玲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跑,将客户订好的货送上门。
“真是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她带着一丝歉意。


这场疫情的突然来袭,让原本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超市员工也成为了战“疫”中的“逆行者”。
因为要保障市场供给,一直以来除了要做好店内的常规工作以外,他们还提供了“送货进社区”的服务。
员工们开着自己的车没有收取格外的费用,只为了让居家的人们生活无忧。


超市员工大多是女性,工作方式的突然转变让很多人有些措手不及,然而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上路。
在这个“寒冬”请多一分理解,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

03
“妈妈加油,等你回家!”
“小暖男”用画笔表牵挂


画的作者,是名叫刘贞韦的10岁男孩儿,妈妈刘建玲是石岛人民医院的护士。
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刘建玲要在发热门诊连续工作4天4夜,他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出对妈妈的牵挂。
“妈妈加油,等你回家!”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石岛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紧急启动。
发热患者、无发热但呼吸道症状明显、有流行病学史都要在这里接受检查,医护人员面临着相当的危险。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医院实施了4×24小时制度。
刘建玲和她的同事工作、吃饭、休息都在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


10岁的孩子大都稚气未退,但这段时间刘贞韦却多了一分成熟。在妈妈无暇陪伴的日子里,他“不喜欢”最爱的动画片了,反而关心起了疫情的新闻。
在妈妈的眼中他成了一枚妥妥的“小暖男”!


这些防疫背后的小片段
虽平凡
却让我们为之感动
这一刻
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点赞
还有理解和支持
我们每个人
继续保持在家少出门、不聚集
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就为夺取这场战“疫”最后的胜利
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