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首席评论员 高金国
伴随着疫情的,是种种感动。善良的人,除了减少外出,还尽己之能,捐款捐物。他们是真正的“人民群众”,是战“疫”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的力量。但也有些人、有些事,令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个据称是“艺术家”的人,被钟南山先生感动,刻了一方印章,说要捐给钟南山。心是好心,意是好意,你悄没声地交给相关机构,请他们转交,也无不可;在媒体上宣称印章多贵、自己的“润格费”多高,就令人不齿了。
这枚印章号称价值30万。有网友模拟了钟南山院士的口气,替他回复:“章没有用,如果一方(印章)值30万,那就打个折,给20万买口罩吧!”
这话肯定不是钟南山说的,他正在前线奋战,分秒必争,抢救生命,哪有时间回应这种无聊的事情!
但网友的“模拟回复”,却说到了点子上,不是一针见血,简直一针扎进了骨髓。
你捐赠就捐赠,大家都欢迎;你感动就感动,无比正常——别说钟南山,就是武汉医生的朋友圈,都曾让很多人落泪。
感动可以,捐赠更可以;但无知不可以,无耻更不可以。
你要知道,钟南山现在关注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一线医护人员关心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关注的是生命,以及能够拯救生命的医疗物资;他们关心的是疫情会不会蔓延、群众有没有“遵医嘱”在家待着。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现在的交通,已经不同以往。所有的交通资源、运输资源,都要给防疫让路。不是疫区紧缺的物资,尤其是捐赠什么书画、印章、手工艺品之类,纯属添乱。
不是冷了你的这份心。心,疫区人民、医护人员,一定会收下,一定会感激。但,现在不是时候。捐赠这些非必需物资,必然挤占相关资源,甚至影响紧缺物资的运输。
非急需物资的捐赠,可以缓一缓,或者拍卖了换成钱,捐给灾区,也无不可。可你既不想卖了换钱,又不想等疫情结束再说,动机就令人怀疑了。有个词,叫蹭热度;而且,还要加上一个形容词:无耻地蹭热度。
捐现金、捐紧缺物资,找到媒体,让媒体报道一下,媒体也乐意。既然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能留名呢?更关键的是,你的捐赠,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会带来很多追随者,大家捐赠得越多,防疫的力量就越强,胜利就来得越早。
可你捐赠的是什么?印章!这是号召大家都去刻章捐给灾区吗?这种蹭热度的新闻,除了浪费媒体资源,起不到一点好的引导效果。
如此捐赠,即便号称价值100万,也不如小学生捐的100块压岁钱,更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