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油,中国加油!”2月9日11时许,威海站前再次上演温情一幕:在市卫生健康委和各医院负责人的叮嘱中,我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2名医护人员合影后,提着行李走进候车大厅。他们将在济南与其他“战友”集合,一同飞往湖北,支援抗疫。截至目前,我市援鄂医疗队已达24人。
我市医护人员踏上援鄂之路。记者 王彦博 摄
本次援鄂医疗队的12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市妇幼保健院、市立三院、威海卫人民医院、威海口腔医院、文登区人民医院5家医院,其中医师组4人,分别为威海卫人民医院仪庆春、市立三院张永强、市妇幼保健院王春燕、文登区人民医院吕院华;护士组8人,分别为市立三院谢聪、孙小娟,威海口腔医院谢添,市妇幼保健院田静、雷小娟,威海卫人民医院孙玲玲,文登区人民医院田翠翠、邹军(排名无先后)。
据介绍,本次报名极为紧急,于9日凌晨才下达通知,不少在医院值班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看到通知就报名了。“我之前申请去市胸科医院,但名额有限,没被批准。这次正好在加班,‘抢’到了援鄂名额。”市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王春燕说,早晨看到确定的援鄂名单,可算松了口气,“这种情况下,我们医护人员就该在一线!”
这次,在内科专业经验丰富的王春燕可谓“重任在肩”,担任队长,要照顾好队里的医护人员。“凌晨,我们院里一位在黄冈的同事还在工作,我俩简单沟通了一下要带什么东西、做哪些防护,回头和队友们一起分享。”王春燕说。
和前两批一样,我市本批援鄂医疗队同样都是“精兵强将”。市立三院护士长、主管护师谢聪从医19年,是参与过防控非典疫情的“老将”,经验丰富。但这次“出征”,她只告诉了自己的丈夫:“我是医护人员,也是共产党员,这种时候必须带头冲在前面,但怕家里人担心,就没有告诉他们。希望孩子能在家好好学习、平平安安。”
9日中午11点40分,本次驰援湖北的12名医护人员提着写有“武汉加油 中国人民一起扛”的行李箱,准时登上高铁。他们将与我市1月驰援湖北的两批12名医护人员一起,运用自己呼吸内分泌、内科、ICU、护理等方面所学知识,奋战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