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临沂市召开第五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临沂输入型病例仍占多数,但新发病例中输入性病例比例降低,密切接触者病例数量增多。
目前,临沂市输入性病例全部为1月23日前返回临沂的具有武汉旅居史人员,近三天确诊7例病例全部有武汉密切接触史。二是聚集性病情增多,单独性病例减少。在临沂市35例确诊病例中,聚集性疫情7例,且以家庭聚集性为主。表明该疾病主要以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为主,防止家庭聚集性扩散是当前防扩散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确诊病例临床表现以普通肺炎为主,重症病例中老年人、基础病患居多。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低,基础病较多,一旦感染往往病情较重,所以老年人的防护十分重要。
从总体疫情情况看,前期的防控措施特别是“防输入”措施比较到位。但鉴于密切接触者发病呈上升趋势,下一步防控工作要继续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口前移,及早筛查发热患者。从2月7日起,对在乡镇卫生院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且出现干咳,乏力,腹泻,气促等任意两种症状的患者,直接安排免费肺部CT筛查。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留院医学观察,并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尽力做到早排查早发现。
二是加快检测,尽快做出明确诊断。目前,临沂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采取三班倒模式,不停顿开展检测工作,样本日检测能力约为400份,截至2月7日零时,共检测病例标本3510人份。在此基础上,2月6日,市指挥部下达第160号令,在全市增设3处检测实验室,对所有武汉湖北来人进行核酸检测,进一步加大重点人群筛查力度。
三是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全面落实“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切实开展医疗救治。统筹调配救治力量,将重症病患集中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继续落实专家集体会诊和巡回指导制度,积极邀请上级、外地区专家参与远程会诊,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救治方案,不断增强救治科学性和针对性。坚持中西医结合,继续派出中医专家团队到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指导。按照新版诊疗方案,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救治及院感防控培训。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病人管理措施,实行发热门诊24小时工作制度,科学分流病患、设置专用通道。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制度,坚决防止医务人员感染。(记者 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