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月5日
天气:晴
地点:淄博市高青县徐耿村
阻击疫情,不仅仅有“战火硝烟”,也有诗与远方。
早上7:40,徐耿村党支部书记李刚的微信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内容:一张早上吃菠菜方便面的照片,两首打油诗:“五点起床赞党员,一字一句重如山,抬头已是阳光照,喜鹊喳喳叫枝端!”“方便面香菠菜绿,呼噜呼噜饱了肚,起身来把书包背,今天抗疫还继续!”
诗文立即引来了40多个点赞和留言。
“抗疫”工作也应该把控节奏并照顾到群众的心理状况,在紧张的防控间隙,写一写打油诗并号召村民参与,也是对村民状态的一种调适与心理干预,说着,李刚在徐耿村的微信群内进行引导,村民们各展才华,在群里“斗”起了诗文。
“书记上任到老家,碰上疫情把难发,身先是卒跑在前,村民个个都发言,党员做的实在好,群众点赞真不少!”不到8点,徐耿村微信群内耿庆汉的一首打油诗,让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
“鼓劲又打气!真有才!”“我也来一首!”微信群内你一言、我一语,村民们争相开始创作打油诗,为村里的“防疫工作”点赞,村民徐秀荣写道:“党员干部带头上,父老乡亲真正棒;不辞辛苦众诚心,战胜疫魔见曙光!”
连日来,一直在防疫一线值守的村委委员徐保东,有感而发写下小诗:不畏严寒防疫情,忘记钻袖有风冷,徐耿爱心处处在,共盼元宵迎全胜 !
“咱们村民有力量,每日每夜值班岗……”“只要顿顿有吃喝,家里就是安乐窝……”
一首首打油小诗,饱含党员、群众对村“两委”班子和志愿者们的赞许与敬佩,也充满对战胜疫情的渴望,接地气的话语让不少村民竖起了大拇指:“打油诗是咱乡亲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不仅将疫情防控知识加了进去,还能对后面的工作开展加油鼓劲,李书记在群内发起的这个活动很好。”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李刚书记结合连日来村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写下诗文送给热情的村民们:“一人征战轻如毛,众人拾柴火焰高,守村护民靠大家,胜利可期共自豪!”
下午,在县人社局工作的一位乡贤为志愿者送来了10箱方便面,徐家自然村村民微信群内,24小时值守志愿者的报名依然热度不减——村民李强还在吃药,却坚持要把自己的名字加在值班表上,大家纷纷劝说,原本已经报名明天值班的儿子李建看到后,把父亲的名字又换成自己的名字……徐海华,徐传温,徐丙涛,徐长庚……一个个名字在值班表中出现,在接龙报名值班表上,参与志愿值守的人数达到40人,徐耿村志愿值守队员总人数上升到62人。
傍晚气温急剧下降,今晚在徐家自然村“志愿服务岗”值守的志愿者是“兄弟岗”,徐丙涛、陈立新的父亲都生病了,白天他俩去护理,晚上七点的交接班,不到六点他俩就出现在帐篷前。志愿值班接龙表上,陈立新又在2月16日第二次排上了自己的名字。
21:58,北耿自然村的“党员先锋岗”也迎来了久违的雪花,打在薄薄的彩钢瓦上“唰唰”作响。巧合的是,这里参与值守的两名党员是“亲家岗”,李刚和党员耿立兴通过攀谈才知道,两人还是叔侄亲家关系。
2月6日凌晨1:52,两名值班党员的自拍合照发到了微信工作群内,并留言:在岗……
(鲁中晨报记者 赵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