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王甜 通讯员 赵菲
“您好!我是寨里中心卫生院的,请问您上午量的体温是多少?”2月6日,伴随着电话随访,寨里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
连日来,公共卫生科的医务人员各自奔向自己的战斗岗位。有的去清点储备消杀物品,有的到预检分诊,有的到发热门诊,有的去空白村执勤,有的去路口站岗检测,有的在不停地上报着即时“战况”……看似琐碎而又繁杂的工作,有条不紊。
每天,公共卫生科的医务人员需要专人两次清点应急物资,有序发放,以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其间还穿插着上级紧急命令,突发情况中的随时督查疫防控情况。他们随时和各村卫生室沟通、记录各村外地返乡人员的体温,一天两次要统计、汇总、上报,以便及时解除或隔离密切接触人员。
凛冽的寒风挡不住坚守的信心,肆虐的病毒,更压不垮战斗的意志。“今天下午您量体温了吗?体温是多少?身体状况如何?请您多喝水,多通风,注意防护,佩戴口罩,居家观察,保持电话畅通,随时联系,谢谢配合!”每一句听似婆婆妈妈的唠叨,都饱含着公卫人发自内心的劝告与期盼,饱含着多少公卫人阻击疫情的必胜决心。
可以放弃休息时间,但不能放弃每一个需要消杀的角落和每一个体温可疑的 人员。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寨里中心卫生院的每个人都在坚守。
曹云,公共卫生科主任。加班加点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有时值完夜班,第二天又要紧锣密鼓地联系各村外地返乡人员,感冒了也来不及休息,嘴角的水泡一个又一个也不耽误与返乡人员的联系。大家都劝她休息一天,她说,“亲耳听到返乡人员一切正常,我心里才踏实!”
王国静,公卫科最年轻的小姑娘。巾帼不让须眉,疫情发生半个多月没有回家。在家是娇娇女,在防疫一线就是铮铮女汉子。父母多次催她回家休息一天,她说:“我不能拖我们公共卫生科的后腿,等疫情过了大家都好了我就回家了,爸爸妈妈,您们好好的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董建华,家里孩子小没人照顾,就毅然把孩子放到亲戚家。孩子眼睛弱视必须每日坚持进行训练才能康复,她说:“等疫情过了我再好好陪孩子做训练吧,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战疫情。”
张士标,公共卫生科最年长的一位,是个“老防疫”。“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他就是同事们的定心丸。
杜曰峰、张琳、耿娜……他们都是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阻击疫情的战斗者。一天的“战斗”之后,脱下“战袍”才想起来,紧张地工作让他们都来不及喝水,来不及上厕所,更来不及问家人的情况,报自己的平安。
“在防疫第一线,我们并不害怕,因为我们知道,在我们身后还有众多数不过来的战士,纵使我们倒下,他们终将会以压倒一切的姿势战胜病毒!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寨里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栾庆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