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吉宝 李鸿斐
1月31日,大年初七,当刘岩接到临淄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全村隔离的指令后,一下子就懵了。
小徐村南邻青银高速,西靠遄台路,全村近700名村民,老年人居多,刘岩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这是我上任11年以来遇到最大的一个难题:全村近700口人,隔离封闭,大家怎么想?万一不配合出现意外怎么办……”2月5日上午10点,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刘岩仍感觉说不出的紧张。
他们是村民,他们更像战士
全村隔离的起因源于1月27日的一张协查函。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有个人,与潍坊市临朐县1名确诊病例同乘一列火车,属于密切接触者。这名密切接触者1月24日从外地到达小徐村,1月25日因咳嗽到齐都镇西关北村卫生室就诊,1月26日离开临淄到达贵州省,后被确诊。小徐村一下成了临淄区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失守就意味着临淄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扩散。一时间,村里有人恐惧,有人害怕,更多的是担忧。刘岩的压力随之而来。“封村”隔离留观是任务,更是命令。
1月31日,刘岩召开了村里的“两委”会,村卫生室的许志强也参加了进来,平时给村民打针开药的医生变成了配合村委做好村民防护、隔离,并将情况反馈给疾控部门的联系人。
作为小徐村的带头人,刘岩承担起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的事儿,告诉村民们疫情的严重性,引导村民做好防护、居家隔离,排解村民的焦虑情绪,坚定他们战“疫”必胜的信心。
年近70岁的孙少兰是一名党员,她主动请缨,承担了全村主要道路和公共区域的消杀任务。有一次她不小心扭了腰,就让儿子胡建明继续背起喷雾器为全村消毒灭毒。
刘营也是个热心人,为了全村人的吃喝用度,他每天都要记录家家户户所需的生活必需品,联系采购物资。
刘爱华负责89岁陈秀兰的一日三餐,陈秀兰是这名密切接触者的姥姥,由于密切接触者的母亲和儿子都被安置在定点隔离机构隔离观察,陈秀兰的身边没有了家人照顾。住在陈秀兰对门的刘爱华,就包揽了老人的一日三餐,保证老人吃上热乎饭。
就这样,一个人负责一件事,村民们纷纷支持着村里的工作,没有一个人给村委添麻烦。他们虽然是农民但是他们更像战士,为了大家的平安他们无条件地执行命令。
你们在门内隔离,我们在门外守候
面对棘手情况的还有齐都镇镇长于海南。
于海南和镇领导班子紧急部署,迅速全面摸排、核实与密切接触者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名单,并要求及时披露信息,将居家隔离人员的情况、志愿服务、进展措施及时通过村委微信群、公众号进行推送。
为了将隔离防护做到位,所有纳入居家隔离人员,全部由镇卫生院上门进行消毒防护,由镇、村配发给每家每户消毒水、口罩等防护用品,并组织村集体一天消毒8次,对重点部位加强防护。
“家里还少啥,第一时间告诉我,再坚持几天,我们在外面守着。”隔离病毒不能隔离了人心。作为齐都镇西关片区的负责人,齐都镇副镇长王新刚架起了镇政府与小徐村传达信息、互通有无的桥梁。为了缓解村民们的紧张情绪,居家隔离期间,镇、村干部和每户村民建立“一对一”联系,每天沟通,了解并保障满足村民们的生活用品、日常需求,送菜、送蔬果上门,解决村民居家隔离的后顾之忧。
被隔离的小徐村并没有成为“孤岛”,这里的每一户,每个人都牵动着外界的心,小徐村整村隔离之后,镇政府、村委组织各方力量捐资捐物,让全体村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真情。
等我们留观结束,我们一起战“疫”
“父母年纪大,和弟弟、弟媳一起住在小徐村,刚一听说全村隔离,我急得坐立不安。”王秀月也是小徐村人,住在城区。从隔离开始,她每天都要打几个电话回老家,询问父母的生活,得知亲人们的生活有保障,心里渐渐松了口气,牵挂着村里人的她还为村里捐赠了15桶消毒液。
看到刘岩和村“两委”成员没白没黑地战斗在岗位上,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在一线,为了分担压力,村民们也自发包片,力所能及地做起各家各户的消毒灭毒工作。“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现在小徐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我们如何做,全临淄乃至淄博人民都在看,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守护小徐村不遗余力!”党员张海涛说。
以胡建章为代表的热心村民们捐款捐物、捐赠消毒液;15岁的周凯越志愿为村民送水、送物资,岗勤值守样样不落;不愿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捐赠的酒精、防护服、口罩和手套;满载鸡蛋、蔬菜、面条、消毒水的物资车停在了村口……在小徐村村民自我隔离、自我防护的同时,四面八方涌来的暖流也不断地汇聚在小徐村,坚定了全村人战胜疫情的信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刘岩说:“离2月9日第一批村民解除隔离还有2天时间,我们相信‘春天’很快会到来。到时候,我们一起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