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万千国人的心。连日来,在荣成市民政局、红十字会及各城市社区,众多企业、商家、社会团体踊跃捐款捐物,此外,还有超过2000名荣成市民以个人名义捐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力量。
2月2日上午,荣成市崖头街道康平社区收到一笔1万元的特殊捐款,这笔特殊捐款是已故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张春雷年过八旬的父母捐赠的。
张信平(右)将一万元捐款交到康平社区党委书记车晓娜手中。刘媛元 摄
提起张春雷,很多荣成人都知道,作为荣成唯一一名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他一直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张春雷去世近30年了,他的父母一直过着低调简朴的生活。两位老人与人为善、热情好客,非常受邻里爱戴。
2月2日上午,康平社区党委书记车晓娜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张春雷的母亲张信平打来的,她表示要为抗疫捐款。挂上电话,车晓娜便和一名同事赶往张信平家。在张信平家中,张信平拉着车晓娜的手说:“你们辛苦了,平时你们帮助我们,现在到了关键时期,我俩都老了,也上不了一线,我们想为社区,为奔波在一线的社区人做点贡献。这些钱,你拿去给大家买点口罩买点吃的。”说着,张信平将1万元现金交到车晓娜手中。接过捐款,车晓娜握着张信平的手连声道谢。
张信平今年81岁,老伴85岁。两人住在荣成市杏林西区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老楼房里。
张信平说,老伴由于听力不行,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不大好沟通。这几年,她做过好几次手术,身体也不太好。
得知老人身体不好,两人所在康平社区对他们十分照顾,除了逢年过节前去看望问候,平时也很关照他们的生活。两年前,听说任殿英听力不好,康平社区专门请来助听器经销商上门帮他们检测听力,免费为他配了一副助听器。
张信平说,每年,荣成市公安局领导都会来看望他们,除了这时她和老伴会提起自己的儿子外,其余时候基本不对外说自家的情况。儿子是自己的心头肉,走了这么多年,他们不想反复揭这个“伤疤”。几年前一次偶然机会她去荣成市博物馆,看见儿子的照片后她哭了,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去那里。
说完这些,张信平流下了眼泪。她说,如果儿子健在,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冲在一线。
张信平祖籍荣成市人和镇朱口村,早年在外地气象部门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回到荣成。老伴的老家是莱州的,随张信平落户到了荣成。
张春雷是张信平的大儿子。张信平说,春雷从小就懂事善良,心眼特别好,那时候她在石岛气象台工作,春雷知道石岛东面海边一个孤寡老太太在那里看山,就经常去给老太太送饭。说到这里,张信平忍不住再次抹起了眼泪。张信平说,春雷的妻子和儿子现在都生活得不错,也经常过来看望他们老两口。前两年,她在威海住院,孙子前来照顾她很多天。小儿子目前在石岛工作,也非常孝顺,小儿子和小儿媳妇一直在照顾年近百岁的姥姥……
张信平说,她和老伴现在生活得很幸福,也很知足,社区居委会和邻里间经常帮她解决日常的生活困难,她很高兴。
虽然是英雄的父母,但张信平家里十分简朴,老旧的家具、老旧的家电,唯一让人感到簇新的是一本公安部门送给他们的《公安系统英烈事迹》。
张信平人缘非常好。邻居们说起张信平和她的老伴,都一个劲儿地夸赞。
由于居住的是老旧小区,老年人居多,平日里,张信平经常邀请这些老邻居们来家里做客。
好人缘为他们换来了众人帮。有邻居买菜的时候会想着帮他们捎点,有邻居去社区办事也会主动帮他们代办,家里有个水暖气维修更换的事,辖区物业服务公司马上安排人上门服务。
车晓娜表示,这样的英雄父母也是和谐邻里的典范,社区会更多关注他们,让他们有个幸福愉快的晚年。


张春雷简介
张春雷(1962-1991),荣成人,汉族。1979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考入荣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1991年6月因患白血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28岁,当时任荣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一中队二班班长。他生前先后四次受到荣成市公安局嘉奖,六次被荣成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交通警察”、“优秀交通民警”、“先进工作者”、“优秀服务明星”。1989年12月1日,被评为“山东省最佳交通民警”。1991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1年10月21日,公安部追授他为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