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CT科白衣战士: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战胜疫情一个目标

2020-02-05 20:06:55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记者 张楠 通讯员 程芳 冯志远 视频剪辑 孙锐

在很多人看来,CT科称得上是医院里最“高大上”的科室。因为这里有最精尖的设备,往往代表着全院最高的硬件水平。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在别人看来也是“光鲜亮丽”的。然而,疫情当前,所有冲锋在前、顽强战“疫”的医护人员都在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辛苦和压力,淄博市第一医院CT科的医护人员也不例外。

CT检查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CT科也就成为抗击疫情的一线科室之一。疫情发生后,淄博市第一医院CT科拿出一台CT机器专门用于对发热患者的检查,并抽调6名精兵强将组建技术组和诊断组,24小时不间断地为发热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他们当中,有CT科主任李勇,自接到任务以来,他已经连续十几天坚守岗位,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有临时退了回家火车票返回工作岗位的诊断医师何兵,两个女儿已经近十天没有见过爸爸;有主动提出包揽所有夜班的医师组副主任张立军,撇下高三在读的孩子,自我隔离到酒店居住……

面对镜头,朴实的白衣战士没有豪言壮语。早日战胜疫情,是唯一的目标!

坚守岗位十余天 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

“准确的CT检查,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诊断依据,还能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2月5日,淄博市第一医院CT科副主任房中华介绍,该院CT科现有两台CT机器,医护人员18人。其中医师10人、技师5人、护理3人。

淄博市第一医院CT科承担着博山区疑似病例的诊断工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自疫情发生以来,科室全体人员在李勇主任的带领下,面对疫情沉着冷静,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利用工作群来传达医院相关制度,及时完成所有疑似和确诊患者的CT检查工作。

为了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科室决定将一台CT专门用于对发热患者的检查。平时工作中,李勇及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T诊断方面的相关指南,组织全科室所有医师进行学习培训,遇到疑似病例大家要积极讨论,诊断报告要经过层层审核后再发布。

李勇今年已经56岁,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不管白天晚上,只要发现可疑病例,他都第一时间来参加会诊。同时,李勇还承担着全院防控小组的会诊工作,24小时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非常辛苦。

“面对疫情,每个冲在一线的人都面临着感染的风险,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提要求。”让房中华深受感动的是,在危难面前,大家既是同事,更是亲人,科室人员的凝聚力和执行力都被高度激发,大家比以往更加团结协作、任劳任怨。

退了火车票返回工作岗位 深感愧对父母和女儿

31岁的何兵是淄博市第一医院CT科的诊断医师。作为三甲医院CT科的诊断医师,平时工作非常忙,很少有机会休假。年前,考虑何兵老家比较远,科主任和同事们优先照顾,通过调休、换班各种形式,为他争取到了一个难得的“小长假”。

“知道能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太高兴了,赶紧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打了电话。他们也很开心,说把好吃的都留给我!”提前一个月,何兵就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按照他的计划,大年三十中午他就能到家,赶得上陪家人吃一顿热乎的年夜饭。

然而,临近年关,疫情愈演愈烈。何兵很清楚,长途出行不利于疫情防控,而且特殊时期医院一定会比平时更加忙碌,人手不足。何兵没有丝毫犹豫,简单告知家人后就退掉了回家的火车票,并主动向主任要求返回岗位值班。

CT科白衣战士: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战胜疫情一个目标

大年初三晚上,博山区首例确诊患者的CT检查,就是何兵做的。当时与他一起值班的医师组副主任张立军提议,“既然咱俩已经接触了确诊病例,就别再让其他同事冒这个风险了。这几天的夜班,咱俩包了吧。”出于安全考虑,医院将两位医护人员单独安置在一家酒店居住,两人承包了所有夜班,尽量将其他同事接触病毒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都说医护人员最苦最累,我一点也不怕苦、不怕累。我其实很自豪,能够用我所学、尽我所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点贡献。我唯一愧对的,就是父母和孩子……”面对镜头,何兵思忖良久,袒露心声。

何兵和妻子都是医护人员,为了工作两人已经近十天没有回家,两个女儿只能拜托给岳父岳母照看。每次下班回到酒店,5岁的大女儿和3岁的小女儿都会在电话里争着叫爸爸。

“爸爸,你今天怎么又没回来?”

“爸爸,你明天能回来吗?”

“爸爸,你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

面对孩子的追问,何兵无言以对,唯有更加努力工作,让自己的辛苦付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早日战胜疫情,我们一起加油!

CT科白衣战士: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战胜疫情一个目标

淄博市第一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该院CT科的工作情况。

CT科白衣战士: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战胜疫情一个目标

淄博市第一医院CT科诊断医师何兵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郝玲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郝玲_zibo007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