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楠 通讯员 程芳 冯志远 视频剪辑 孙锐
2020年2月3日,淄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实验室灯火通明。
一早,检测员屈敏就“全副武装”进到实验室,这一呆,需要4-6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更不能随意出入。
博山区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病毒标本就是经屈敏的手检测出来的。截至目前,她自己就检测出3例阳性病例——这间实验室,被称为“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地方”,而像屈敏这样的工作人员,也就成了“距离病毒最近的人”。
在很多人看来,这份工作非常神秘。因为严格的规范要求,平时很少有人能有机会走进这座实验室。因为工作繁忙,坚守在这座实验室里的人,也鲜有机会能够面向公众讲述自己的故事。
2月3日,面对镜头,这群“距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人”,终于袒露心声:“坚持到底,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淄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 李庆】
和大家一样,我也非常关注2019年底武汉的疫情。出于职业敏感,我们特别关注疫情中病原体的诊断问题。2020年1月初,科学家终于发现了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厂家也第一时间研究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我们紧急联系厂家购置了试剂盒,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验证,实验顺利通过。
1月23日也就是阴历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标志着全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正式打响。淄博市第一医院和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对病毒核酸的检测,承担起淄博南部地区所有疑似病例的病毒检测任务。
为了保证核酸检测的快速有效,对临床的筛选、诊断做出贡献,我们现在实行24小时不间断检测。我们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是淄博市成立最早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人员也是最多的。
奋战在一线的工组人员以党员为主。比如在我们这个24小时值守的核酸检测实验室,这几个年轻人中,80%是党员。
淄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在整个疫情防控组的充分领导下,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坚持到底,打到最后,我们一定能打赢!”
【淄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牛家峰】
疫情发生以后,我们迅速成立了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专业组。现在配备4名人员,其中有一位人员屈敏正在做检测。
她今天要检测的标本量在4-6个。我们检测的疑似患者有一百余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检测量是60-70份,阳性检出是4例。
其实工作人员在里面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这个环境是三级实验室,不能随意进出,在4-6个小时的检测时间内,她要一直在实验室里工作,不能吃喝,也不能上厕所,必须要等到所有的检测结果发布完成并发往临床以后,才算结束工作,人才能出来。
屈敏是博山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标本的检出者,她已经检出了3例阳性。她的丈夫是医院急诊化验室的负责人,负责在急诊化验室接待一些急诊的患者。屈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疫情爆发以后,她们夫妻二人全力投入到工作中来,为抗疫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淄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 屈敏】
我所在的这个实验室是直接接触病人的病毒标本,传染性还是很强的,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执行严格的规范流程,确保安全。
每次一进到实验室就要工作4-6个小时,我一般会少喝水甚至不喝水,减少出入。现在防护服非常紧张,我们每天都很珍惜防护服,尽量每天每人只使用一套防护服,避免浪费。
我是一名党员,党员肯定要冲锋在前。从接到任务以来,我一直在实验室工作。家里有两个孩子,我的母亲前段时间做了肾移植术后,免疫力水平比较差。为了家里孩子和老人的健康和安全,我和丈夫选择了自我隔离,去另外一个房子居住。
我的自我防护很好,请家里人放心。希望疫情快一点结束,等过了这个时期,我们一家就可以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