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疫情防控阻击战 河东大茅茨村疫情防控的"5个瞬间"

0
分享至

临沂市河东区相公街道大茅茨村,因地处兖—石铁路线和国道205线附近,加之来往车辆较多,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较大。村里村干部带头、党员奋勇争先、村医认真服务、村民大力支持,各司其职,防疫工作井然有序开展。

“在这之前,感觉没有这么严峻”。1月23日,李志林的过年节奏被打乱了。作为村支部书记,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天下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召开大会要求所辖村全面开展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街道在每个村都派驻了包村干部,每人盯一个村,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

村支部书记的“连环四问”

“你是哪里的?要找谁?”1月27日早上8点多,一名骑着电动三轮车的男子刚靠近村口设置的劝返点,相公街道大茅茨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林就走上前询问。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尽量别串门走亲戚,这是在保护大家。”经过一番劝阻,该男子表示理解,不再要求进村了。

刚劝完进村的,本村又有人要出村。

“这是要去哪儿?去干什么?非去不可吗?什么时候回来?”李志林发出“连环四问”,让村民在登记簿详细登记后才允许出村。

村里成立了党员服务队,49名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24小时轮流值班,对过往车辆和人员逐一核查,切实扎紧疫情防控关口,严防疫情输入输出。

“刚知道疫情时还是比较恐慌的,后来看到村里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心里就安稳了,我们要积极配合村里的各项防疫工作。”村民刘崇福说。

村医李勇的“防疫”担当

“好好休息,早睡早起。”“今天感觉怎么样,有咳嗽、发热吗?”在村卫生室,村医李勇正在电话询问密切关注对象的健康状况。

“每天早中晚我会上门随访三次,不定时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他,随时了解他的最新状况,直到隔离期结束。”在28名重点关注人员的家门口,有专人24小时值班。大茅茨村按照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村医、志愿者“五包一”责任制,对村里1名武汉返乡人员和27名密切接触者进行全天候监测,并帮助他们做好自我隔离。

这些天,李勇不仅要每天早中晚三次对重点对象进行上门随访,还要负责村里610户居民的防疫宣传、思想工作。“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我们被别人守护,安然无恙;现在轮到自己了,一定要坚决履行好职责,守护更多的人!”

在大茅茨的大街小巷里,偶尔还会看到几个村民的身影,但都不约而同都戴上了口罩。李勇说,现在村里的防范意识大大增强了。“原来有些村民还不太在意,现在通过宣传,村民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防控知识,都在配合我们,我觉得很欣慰。”

热心村民的善举:5600只悄悄送来的口罩

1月26日下午,大茅茨村沿铁路边的一处值守点,党员王强和李洪杰穿红马甲、戴着口罩坚守在风雨中,尽管村道上人流稀少,但是对于执勤工作他们一点也不敢马虎。“老年人抵抗力差,村里为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赠送口罩,优先保证老年人使用并引导他们戴好。现在市面上口罩很难买,我们这些口罩都是村里好心的村民捐出来的。”

原来,当天一早,村民刘虎知道村里党员要巡逻,但是口罩缺乏,于是和曹乐银、曹杰捐、张保金3个伙计悄悄把5600只口罩送到村委。这一点让村主任李书豪特别感动,不仅他们在用爱守护村民,村民同样也在用爱守护他们。

“新闻上我们看到医护人员都在一线战‘疫’,那我们后方的部队就必须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尽最大的努力抑制疫情蔓延,守护好村庄,保护好家人,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李书豪说。

除了口罩,村民还自发送来消毒液、方便面等防疫一线急需物资。有的群众还主动要求加入到疫情排查防控中,帮助做好值班巡逻、隐患排查、安全宣传工作,助力打赢防疫战,1月30日晚,62岁的志愿者李玉成在值守点的三轮车上守了一夜。

“不能让被隔离人有思想‘包袱’”

大茅茨村民李书同腊月26从武汉返回,回来时并没有出现发烧和咳嗽的症状,他及时把有关情况报告村委,并进行了自我隔离。此前,在村委排查与其密切接触人员时,李书同被误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患者,他受谣言影响,情绪激动。包村干部知道后,多次电话做思想工作、安抚情绪,并让造谣者陈某某向李书同电话道歉,在所有微信群一一澄清,解除李书同的思想压力。“除了对隔离人员进行身体监测之外,对其生活及心理也要给予照顾,不能让他们觉得被排挤。”

“我村李书同只是经过武汉,未长时间逗留,村委目前正在排查所有密切接触人员,并限定其外出,并未发现他们有发热和任何不适现象,我们会认真负责地做好防控工作,请不要恐慌,更不要无端猜测和发布无依据的信息,谢谢大家!”李志林在周边几个村的微信群里@大家。

“区委书记把关心带到俺村”

“年货够不够”“超市和卫生室正常开门吗”…… 1月29日下午,河东区委书记隽新阳深入大茅茨村防疫一线,与正在值守的干部群众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村里群众生活情况。村支部书记李志林说:“目前家家户户都还有储备的年货,村里现在‘密不透风’,过几天我们就会把大白菜和面粉运进村里。”

隽新阳叮嘱基层干部要积极主动排查,对重点人员和二代、三代接触者密切关注,逐一落实到人到户,确保疫情防控做实做细。同时,让大家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全面做好清洁消杀和防护措施。

在大茅茨村,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村干部带头、党员奋勇争先、村医认真服务、村民大力支持,各司其职,防疫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开展。(记者 王艳彩 通讯员 王金贵 王楷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新闻女主播调整,4人有望被重用,谁能接替海霞的班?

央视新闻女主播调整,4人有望被重用,谁能接替海霞的班?

甜小娱儿
2023-03-24 06:32:35
十年无法商用依旧投入!何刚:华为遥遥领先来自基础科学研究

十年无法商用依旧投入!何刚:华为遥遥领先来自基础科学研究

快科技
2023-03-24 10:37:21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批省人大常委会任命名单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批省人大常委会任命名单

开屏新闻客户端
2023-03-24 15:56:39
英伟达24万一张的显卡,禁止向中国出售

英伟达24万一张的显卡,禁止向中国出售

奇偶工作室
2023-03-23 17:29:04
“最不适合做夫妻”的3对生肖,在一起总是吵架,影响家庭和睦

“最不适合做夫妻”的3对生肖,在一起总是吵架,影响家庭和睦

易经八卦风水学
2023-03-24 07:25:20
财长计划访华,要中国增持美债,布林肯反转:中国没有军售援俄

财长计划访华,要中国增持美债,布林肯反转:中国没有军售援俄

运动历史家
2023-03-24 07:43:21
上海进才中学女老师与男学生一个月发生44次关系?学校:消息不实

上海进才中学女老师与男学生一个月发生44次关系?学校:消息不实

追月数星
2023-03-23 17:28:42
给俄救生索?中国开放俄罗斯小麦进口,美国大豆不爽要14亿人挨饿

给俄救生索?中国开放俄罗斯小麦进口,美国大豆不爽要14亿人挨饿

黄小资讯
2023-03-23 23:15:56
危机!全球 大考验来了

危机!全球 大考验来了

叶檀财经
2023-03-23 20:05:37
法媒:为签下梅西,巴萨解约四名球员!

法媒:为签下梅西,巴萨解约四名球员!

清视角
2023-03-24 11:16:44
直接警告!美军司令:一旦台海开战,美军将率先击沉中国战舰!

直接警告!美军司令:一旦台海开战,美军将率先击沉中国战舰!

阿哥说军事
2023-03-20 22:31:00
人民日报评“多人因造黄谣被处理”:造谣者终要付出代价!

人民日报评“多人因造黄谣被处理”:造谣者终要付出代价!

人民资讯
2023-03-23 10:31:52
美国防部官员:外星母舰或正在太阳系游弋,小型探测器已到达地球

美国防部官员:外星母舰或正在太阳系游弋,小型探测器已到达地球

星空天文
2023-03-24 07:14:05
油价或将大跌,今日(3月24日)全国最新92,95号汽油与柴油价格

油价或将大跌,今日(3月24日)全国最新92,95号汽油与柴油价格

金元宝看事
2023-03-24 10:00:40
我军三大重装快反集团军,主力全部保留下来,如今实力怎么样?

我军三大重装快反集团军,主力全部保留下来,如今实力怎么样?

东方点兵
2023-03-23 17:21:18
援乌贫铀弹?英国闯下大祸,惊动联合国,美国这次也不帮忙兜底了

援乌贫铀弹?英国闯下大祸,惊动联合国,美国这次也不帮忙兜底了

田柳 Talk
2023-03-23 16:57:12
5马赫!美超燃冲压发动机第四次试射成功,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5马赫!美超燃冲压发动机第四次试射成功,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科学知识点秀
2023-02-02 08:39:10
毛主席开会没烟了,看邓华口袋鼓鼓的,问:你的白金龙还有没有?

毛主席开会没烟了,看邓华口袋鼓鼓的,问:你的白金龙还有没有?

客馆历史
2023-03-24 12:00:02
伊朗霸气突袭,7名美军伤亡!拜登按下发令枪:美军战机猛烈空袭

伊朗霸气突袭,7名美军伤亡!拜登按下发令枪:美军战机猛烈空袭

无定河
2023-03-24 15:42:49
3万多人研究显示:酒喝得越多,大脑会变得越小

3万多人研究显示:酒喝得越多,大脑会变得越小

护士笔记
2023-03-24 08:54:37
2023-03-24 18:40:49

头条要闻

公安局长受贿数百万被双开:专门买一套房堆放"礼物"

头条要闻

公安局长受贿数百万被双开:专门买一套房堆放"礼物"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国王的演讲!梅西再次高举大力神杯

娱乐要闻

邱淑贞女儿现身晚宴 与外籍男星合影

科技要闻

TikTok周受资发内部信:听证会澄清空间不多

汽车要闻

四驱+后锁 想兼顾通勤与越野不如看看二代大狗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体制内也有鄙视链?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3轻体验:老余兑现「折叠屏比直板机轻薄」承诺

数码要闻

“华为擎云”品牌发布 华为终端商用市场驶入快车道

公开课

辽宁舰一小时耗油25吨,航行中如何补给?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