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家中,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一线,她们是女干部、女汉子、女超人。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随着疫情的发展,她们放弃休假、放弃与家人团聚,站在防疫一线,为人民群众筑起铜墙铁壁。她们没有超常的能力、没有炫酷的战甲,有的是不怕苦、不服输、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人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防疫阻击战中,“巾帼”同样不让“须眉”。即日起,《桓台司法行政风采:防疫一线的巾帼力量》系列报道,记录下奋斗在防疫一线基层女干部的平凡故事,展现她们的时代风采和使命担当。
文/图 记者 王兴华
通讯员 岳培培
熟悉社情民意堵住漏洞
“你是这个社区的吗,多少号楼、几单元、叫啥名,来,做个登记。”“你是多少号楼,在哪个位置,你和我说说,不是本社区人员不要再进入了。”
她是桓台县司法局城区司法所所长杨琳,1983年出生的她是桓台县司法局80后干部中的中流砥柱。在社区防疫一线值班,她认真排查出入人员。因为城区司法所就设在云涛社区内,所以她对社区内各单元楼的位置非常熟悉,发现“可疑”人员,几句话就能问出破绽,把防疫的栅栏扎得严严实实。
“其实在防疫一线值班发现的问题还挺多的,因为与城区街道各社区工作人员比较熟悉,很多问题都能及时沟通,得到解决。”
“防疫一线的工作要干,但本职工作也不能放。城区司法所监管着100余名社区矫正人员,对他们的管理也不能放松。家里孩子比较小,放假了自己长时间在家也不太放心,但是坚持一下,也就过来了,公务员就是应该为民服务!”
杨琳(右)和同事一起检查进入小区的车辆。
为防疫提供法律支持
“各村(居)法律顾问,请大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做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认真做好涉疫情法律事务的咨询工作,也请各位法律顾问在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她是桓台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和律师工作科科长刘璟,1988年出生的她刚从防疫一线值班下来,顾不上吃饭,在全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微信群中下发通知。通过最近几天值班,她总结出老百姓比较关心的法律问题:传播与疫情有关的谣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延长假期后在假期内工作的应该如何支付劳动报酬,口罩难求哄抬物价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她积极总结归纳,发给法律顾问,让他们在村、社区微信群中及时传达。
“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上一线,但是在基层一样可以发挥能量,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刘璟说。
值夜班的刘璟给居民登记信息。
发挥专业优势普及防疫知识
“大妈,您的口罩佩戴方式不对,颜色较深的朝外,颜色较浅的对自己,有金属条的部分固定在鼻子上。”“大爷,没有紧急的事情不要外出了,回家先洗手,勤开窗通风。”
她是桓台县司法局行政复议和应诉科科长孙玥。1988年出生的她是个学霸,本科兼修法学、医学,研究生读了法学,是桓台县司法局唯一一个80后公职女律师。在防疫一线,她重拾大学时代的专业知识,积极向社区居民普及防疫知识,口罩如何佩戴、居家如何消毒、如何与人保持安全距离等。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社区有些居民尤其是年纪稍大点的防疫知识还是很薄弱,尽自己一点力量帮助他们。”孙玥说。
孙玥(右)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识。
曾经不断被人吐槽的80后,如今已到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疫情面前,她们挑起责任与担当,撑起一片天。有一种感情,叫“我们在防疫一线”;有一种精神,叫“困难面前不退缩”;有一群人,叫“司法行政80后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