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孙渤海
晨报讯 贴春联、包饺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新春习俗,那你是否知道,在淄博的一些农村,过年依旧延续着挂落门钱的传统?在桓台县起凤镇,就有这样一家夫妻档加工厂,专门制作落门钱已十余年,生意一直很红火。这门传统手艺,正呈现着新生机,散发着新气息。
落门钱又叫“萝卜钱”“门钱”等,过年时挂于门楣或贴在门上,有美好的寓意。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在古代不仅普通百姓挂贴落门钱,达官显贵也以此来讨吉利。
“又忙活了一年,生意越来越好。我已经提前给工人们放了假,把厂里收拾一下,我也该忙着过年了。”20日上午,在桓台县起凤镇辛泉村的落门钱加工厂里,负责人田国笑着告诉记者。
田国与这门手艺结缘,缘于小时候看爷爷用老办法制作落门钱,直至十余年前自己涉足这一行。与使用锤子、凿子、小刀等工具的传统制作方法不同,他从一开始就引入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据田国介绍,机械生产2到3天就能走完一个流程,比过去省了一半时间。他的工厂主要生产纸质和布质的落门钱,据他粗略估算,厂里仅2019年用的纸和布就多达1000余万平方米,产品销往省内以及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多个省市,年产值达三四百万元。
社会在发展,老玩意也在与时俱进。近几年,田国的加工厂新出了带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的落门钱,一经推出大受客户欢迎。2019年,在烫金工艺基础上,他又引进了洒金新工艺,落门钱上可以呈现粉红、蓝、绿等多种颜色,看起来更美观。
“人们生活好了,要求也高了,我们也得跟上形势的变化,去年厂里新上了自动化生产线。现在政府部门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很大,下一步我打算利用好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生产,为乡村振兴再出一把力。”田国说。
厂里有了自动化生产线,一头进红纸,另一头出成品。
田国向记者演示落门钱制作流程,这道工序叫模切。
田国向记者展示带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的落门钱。
田国在整理已经做好的落门钱。
田国在整理已经做好的落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