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济南市市中区代区长翟立波:聚焦民企民盼,将新建17所学校、幼儿园
1月14日上午,济南市市中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济南市市中区代区长翟立波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就社会各方关注的问题接受了媒体记者专访,同时结合热点话题进行权威解读。
翟立波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市中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之年,也将是对市中区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一年。今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1+495”工作体系要求,把2020年作为“聚焦提升年”,以“1+467”工作体系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品质之区这一总体目标,突出党建、战略、平台、制度“四个引领”,强化改革创新力、产城融合力、项目支撑力、底线约束力、社会动员力、干部担当力“六大动力”,聚焦产业提质、双招提高、项目提势、乡村提振、治理提效、环境提标、民生提档“七项重点”,在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展现市中担当、贡献市中力量!
1.记者:去年以来,市中区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良好成绩,与双招双引工作肯定是密不可分的。请问今年市中区在双招双引方面有哪些令人期待的大动作呢?
翟立波:通过实践来看,双招双引的确是加快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高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去年,全区累计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13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4个,阿里巴巴、德国思爱普、英国MF、富士康等一批行业翘楚相继落户;新引进院士6人、国家领军人才2名、省级领军人才8人名,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等11家创新平台落地。正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同频共振,带动了全区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经济工作千转万转,关键还在项目和人才。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把双招双引牢牢抓在手上,而且在“精准”两字上下功夫,深入开展“精准双招突破年”活动,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在精准招商引资上抢先机。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错位招商之路,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效能,确保项目看得准、谈得下、落得快。重点依托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绿色智造产业园、山东科创大厦等招商载体,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着力再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同时,围绕做好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服务雄安新区两篇文章,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引进总部型、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另一方面,要在精准招才引智上下先手。深入推进“品质市中·经纬人才”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产业领域紧缺人才和国内外优秀创业团队。重点是进一步畅通高端大赛活动引才渠道,牢牢把握“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第十三届国际信博会暨2020中国(济南)数字经济高端峰会等机遇,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深化校地协同引才,多渠道多形式为驻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搭建精准有效的供需对接平台,实现“政产学研”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他们的落户、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让广大人才在市中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2.记者:要实现双招双引的新突破,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请问市中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有哪些重点举措呢?
翟立波: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开创了内陆城市主动对外开放的先河。市中区作为老商埠的核心区,商业文化源远流长,传承百年的商业基因早已深深融入市中人的血脉,“亲商、爱商、重商”已成为新时代市中最靓丽的名片。去年,我区突出“一次办成”“一步到家”,打造市中政务“至简好办事”品牌,获评全国20强优秀政务服务大厅和全国政务大厅优秀案例智能决策奖,营商环境加快向2.0版跃升。
今年,市中区将牢固树立“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发展,服务企业家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加快流程再造,深化“一窗办”“网上办”“就近办”,推进服务窗口、服务平台、审批标准、网络数据“四集成”,让更多事项实现“一证通办”“指尖办理”。同时,针对企业发展需要,提供“菜单式服务”,研究拿出更多有情感、有诚意、有温度的“滴灌型”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遍访民企”活动,切实擦亮“店小二”式服务金字招牌,努力形成互惠共赢、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3.记者:今年市中区推出了新的“12100”民生工程,您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翟立波: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自2018年以来,我们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连续两年实施“12100”民生工程,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好事。今年,已经是市中区第三年推出“12100”民生工程。“12100”有两层含义:一是要着力办好12类、100件民生实事,二是要用12个月的努力换取群众百分之百的满意。
大家可能注意到,今年的“12100”民生工程在公布方式上和前两年有所区别。2018年和2019年,我们是将其作为附录,附在《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今年是将其单独印刷成册,发放给各位代表。目的就是便于代表们对这100件民生实事进行审议,确保每一件实事都聚焦群众所急、所忧、所需、所盼,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
比如居住舒心工程。我们将居住舒心工程列为12大类民生实事之首,特别是把安置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工作放在第一位。2020年将完成经四纬一、岳而等9个项目共计1.11万套、2.45万人的回迁安置,开工建设双龙、后魏华庄等共计约2400套安置房,尽全力让“漂”在外面的拆迁居民早日回家,感受到家的温暖。比如教育惠民工程。今年我们将开工建设17所学校和幼儿园,为全区中小学在校生免费提供校服,对部分学校供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学校食堂建设,努力让市中学子享受到更有质量、更有水平、更有温度的教育。比如商业惠民工程。我们将新建3处便民菜市场,打造6个“济南好邻中心”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在辖区18个农贸市场设立农药残留快检室,打造2条“食品安全示范街”,让市民朋友们购物更便利、更放心。
还有9大类工程就不再一一介绍。我们将把这些民生实事,一件一件、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办好、办实、办到老百姓心里,努力让全区人民一天比一天过得称心、过得开心、过得舒心。
4.记者:市中区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刚刚在在介绍“12100”民生工程时也提到了教育工作,人民群众对教育问题历来十分关心,您能再为我们多介绍介绍吗?
翟立波:教育工作是市中区的骄傲,打造了20大教育集团,在全国率先实现集团化办学100%区域覆盖。过去的一年,市中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开工建设12所学校、幼儿园,对40所学校进行了品质提升,举办2019年基础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承办中国教育学会第32次学术年会分论坛,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连续四年领跑全市。2019年全市优秀教学品牌成果评比,市中学校获奖数量居全市第一,市中教育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无止境,发展教育也不能停步。我们将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力为市中学子提供全国一流的品质教育。一是抓好教育设施建设工作。新开工建设17所学校、幼儿园,推进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对部分学校的照明系统和供暖系统进行改造。特别是要将优质资源向西部片区倾斜,实施“突破西部”工程,改扩建陡沟学校,加快推进山凹片区初中、融汇城第二小学、机床一厂小学等学校建设,补齐西部教育基础设施短板。二是抓好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我们将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市中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部分学校开展近视防控工作试点,切实降低近视增长率;推进“武术进校园”,组织中小学生武术比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更多有知识、体能好,身心两健、气质独特的市中学子。三是抓好教师福利保障工作。我们将在陡沟学校建设20套乡村教师周转公寓,为偏远地区教师和支教交流教师提供补助,为偏远地区学校提供教师班车,将教师健康体检标准由600元/人提高至800元/人,进一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同时,实施教师成长工程,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我们相信,未来一年,市中的教育将更加优质,市中的学子将更加优秀。
5.记者:刚才在报告中提到将举全区之力推进“一带一城”建设,这对我们大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您能不能就此给我们做一个解读?
翟立波:“一带一城”位于市中区北、中、南三区布局的中部崛起区,这里是当前市中区拆迁、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市中区未来5—10年发展的希望所在,承载着再造一个“新市中”的期望。
“一带”,即以二环南路为轴线,构筑集人才引进培养、信息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于一体,全方位支撑、全周期服务的“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在这一轴线上,将集聚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济南)基地两大国字号双创基地,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济南大学科技园、济南科技产业创新示范园3大科技园区,以及科创总部集聚区、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绿色智造产业集聚区、白马创智谷、“山水家园”产业园5大产业园区,未来将实现爆发式成长与发展,这是我们实现中部崛起的基础和信心所在。
“一城”,即南部科创新城,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大涧沟—复兴区域、绿色智造产业集聚区、凤凰山片区三部分,总用地范围3605公顷,建设用地1340公顷。该片区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绿色发展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电力物联网、绿色智造、绿色物流、花园总部、休闲娱乐等产业组团,辅以生态社区、人才公寓、国际社区等城市配套服务,着力打造全市南部绿色融合发展的重要门户。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带一城”将成为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未来科技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
(记者 王国青 通讯员 李猛)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37853网曝“女子被住建局保安踩在脚下”,咸阳警方通报
- 227703纵览热点 | 再现天价护栏!女子撞坏15米护栏要赔10万多,宜宾建投集团:下属单位虚报价格,已要求赔偿1万多
- 316765旗下公司设计院长称要取消周末,江西建工:将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管理
- 415669杭州志愿者翻数万袋垃圾,24小时内帮12岁香港运动员找回手机,霍启刚3次感谢
- 513075被乌方宣布死亡的俄黑海舰队司令现身受访:舰队正坚定执行任务
- 611251 俄媒:梅德韦杰夫透露,今年已有32.5万合同兵加入俄军
- 76424房客母亲跳楼致房屋变“凶宅”?房东索赔房屋贬损80万元,判了!
- 85685日媒称三菱汽车因销量低迷决定停止在华生产汽车,三菱汽车:尚未决定
- 112794中方是否拆除了黄岩岛“浮动屏障”残骸
- 25658奔驰大G顶撞特警车辆,司机涉嫌醉驾已
- 34604 国台办:解放军在台海周边进行演训
- 43962朝鲜决定驱逐非法入境朝鲜的美国士兵
- 52846纵览热点 | 再现天价护栏!女子撞坏
- 62596伊拉克婚礼大火致114死近200人伤
- 72301国务院任命陈华平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 82134 颠倒黑白!美国又以所谓“强迫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