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博士后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方面的独特作用,助推我市新旧动能转换,1月10日,全市博士后工作座谈会暨齐鲁人才大讲堂博士后政策培训班成功举办。市人社局二级调研员李志杰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区市人社部门博士后工作分管领导、博士后工作具体科室(单位)负责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在站博士后人员;有关高校相关负责人;意向开展博士后工作有关单位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座谈。
会上,总结交流了2019年度博士后亮点工作及经验做法,并对2020年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以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服务联盟筹建事宜进行了部署。山东双轮、宏安集团、泰祥集团、力久电机、威高集团、迪沙药业、金泓集团等有关设站单位,重点交流了开展博士后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及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做法。座谈结束后,举办了齐鲁人才大讲堂博士后政策培训班。
会议强调,各区市要加强对本地区所属博士后站的管理和服务,采取多种形式为博士后工作站提供政策服务、业务指导;要逐步加大对博士后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建立以政府资助为导向、设站单位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站单位要加强博士后工作领导,一把手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配备业务素质过硬的专职人员负责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博士后工作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为每个博士后人员专门建档;要创新完善薪酬制度,提高博士。
后工作待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妥善解决博士后的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多出成果,为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2019年
2019年,威海市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先后引进2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开展项目研究。经过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全市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家、分站8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8家,已经成为威海市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依托这些平台,累计引进博士后109人,现在站63人;据不完全统计,博士后及其导师团队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0余个,其中,威高集团、迪沙药业、泰祥集团的博士后参与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博士后人员承担的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直接经济效益达40多亿元,为推动“人才强市”“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