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艳彩 通讯员 张磊)临沭县坚持从源头治理污染问题,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整合县级资金等渠道筹措资金1.4亿元,结合新旧动能转换加大“四减四增”支持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截至目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27,优良天数215天,河湖水质稳定达标。
抓产业结构调整。临沭县生态环境分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数量达到75个,计划总投资425.5亿元。实施“百企百项技改计划”,形成了以精密铸件为基础、智能装备研发为支撑、高端液压元件及系统为核心,中大型工程机械及高端智能农业机械为先导的链式产业体系。实施化工企业“四评价一评级”,淘汰核减化工化肥企业28家。
抓能源结构调整。临沭县生态环境分局着力建设绿色化工基地,推动化工产业入园发展,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严格落实节能报告和节能评审,全县关停煤气发生炉12台,提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企业30家。改善能源供给结构,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备案项目42个,装机容量19.46兆瓦。加快供热管网建设,新敷设主管网4000米,新增20万平方米供暖面积,并推动全县95%的社区实现天然气管道“社区通”。
抓运输结构调整。临沭县生态环境分局淘汰国Ⅱ营运货车及“黄改绿”车辆76台,加强国Ⅲ柴油营运货车的管控。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物流作用,依靠物流信息平台降低货运车辆空驶率。实施公路运输绿色化改造,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线路15条。严厉打击取缔非法加油站点,对辖区内实际经营的79家加油站进行抽样合格率98.29%,净化成品油市场。积极推进临连铁路(货线)项目建设,完善国家铁路网,加快铁路物流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抓农业结构调整。临沭县生态环境分局全面建立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推广生物农药以及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杀虫技术,推广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技术,全年农药使用量为384.3吨,较去年同期降低13.1%。提升节水节肥水平,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500余亩。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建设利用收储点20处,收储秸秆7.1万吨,秸秆还田5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