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推力发动机被称为战机的“心脏”,在这方面中国长期以来依赖外国进口,突破技术瓶颈为中国战机装上“中国心”,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是多年来航空工业科技人员的心愿。
近期有新的照片显示,目前正在量产中的歼-20隐身战机,似乎已经彻底抛弃了原本的俄制航发,转而全面换装国产“太行”涡扇发动机改进型。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太行”并不简单,它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举解决了歼-20上的两大难题。
镜头中,歼-20正展示其标志性的“变形金刚”姿态。当然,更大的亮点来自该机尾部的锯齿“太行”。有说法认为,这款发动机的出现,不仅仅使歼-20的全向隐身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它那更强劲的推力,也有利于这款隐身战机接近或达成超音速巡航的标准。
而在歼-20隐身战机换装锯齿“太行”的同时,作为我国空军“三剑客”之一的歼-10C战机,其配套动力也同样也在近年完成了从俄制AL-31FN到国产“太行”的过渡。在这张照片中,歼-10C尾部那识别度极高的银灰色发动机,即为“太行”系列的改进型。
由此可见,在经历了近十余年的不断磨合和改进后,曾经饱受诟病的国产“太行”发动机系列,终于已经趋于成熟,同时已经完全成为了国产三代、四代战机的标配动力。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的国产先进战斗机上,将不会再有俄制涡扇发动机的位置。
长期以来,一直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造得出“长征”火箭、“神舟”飞船,造得出“北斗”卫星、“枭龙”、“猛龙”,却偏偏造不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如今,随着国产改进型“太行”发动机的试验成功,该型发动机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地面和空中考核,得到了试飞员“该型发动机性能优于国外同类发动机”的高度认可。
航空发动机本就不是一日之功,“太行”如今已成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代名词,这样一颗澎湃有力的 “中国心”,对我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的建设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同样,在车用油市场有着中国创造代名词的太行润滑油,依托于潞安自主生产的CTL基础油和Ⅳ类PAO基础油资源优势,产品研发以合成型、高端润滑油产品为主,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煤炭、电力、钢铁、化工、物流运输以及军事、航天航空等各领域。潞安太行是全球首家利用煤制α-烯烃生产中高粘度PAO基础油的企业以及利用煤基费托蜡加氢异构改性生产CTL类基础油的企业,这两项技术的突破在基础油产业创新技术发展中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太行牌”润滑油在“煤海”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六十余载,凭借专利的技术、高端的品质以及潞安的实力,造就了具有节省燃油、减少噪音、增强动力等一系列卓越性能的优质润滑油,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和用户的好评。
太行润滑油也将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全合成润滑油,为中国创造加油!
欢迎到四季车服各网点了解太行润滑油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