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月4日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民生社会建设。看病就医是百姓关注的大事,也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政协委员纷纷就强化基层医疗资源提出合理的建议,如通过实施“第一村医”带动医疗强基工程,通过打造“帐篷医疗队”打通山区医疗资源“最后一公里”。
实施“第一村医” 带动医疗强基工程
淄博市政协委员宋晓东
“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市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更高的要求,我感到非常振奋。”今天下午,淄博市政协委员、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宋晓东表示,在新的一年,全市卫生健康部门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全力实施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深化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战略合作,建成投用市中医医院东院区,打造医疗卫生高地和中医药强市。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众多涉及民生领域的政策,例如,加快建设“健康淄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规模,完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深入实施“第一村医”带动医疗强基工程。宋晓东表示,要依托“第一村医”,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努力提升淄博百姓的看病安全度、满意度、幸福感,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作出贡献。
让中医药惠及百姓
淄博市政协委员岳恒学
淄博市政协委员岳恒学表示,中医药发展进入到一个高潮期,希望相关部门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淄博具有良好的中医药文化基础,作为一名淄博人要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市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惠及百姓健康。
打通山区医疗资源“最后一公里”
淄博市政协委员王荔强
针对淄博组群式城市的特点,淄博市政协委员王荔强建议,打造深入山区的“帐篷医疗队”,从而打通山区医疗资源“最后一公里”。
整合媒体、医院、企业和个人等各方面的资源建立“帐篷医疗队”模式,结合“第一村医”工作机制更好地指导和支持乡村医疗软硬件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并对参与该项公益活动的医院、医生和企业给予荣誉性鼓励、正面宣传和相关的政策支持,引导更多的医院、医生、制药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