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高阳 通讯员 房书华
“之前听闻了您的事迹,今天终于见到您了。”1月4日上午10点10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房泽秋及山东清河堂房玄龄文化研究中心的几位成员从济南驱车来到淄博,看望家住柳泉璞苑小区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房公训,两代全国道德模范相见,展现了对先进榜样的敬爱,同时也是对美德风尚的传承。
一句承诺 一生追寻
“老人虽然听觉不灵敏了,但思绪很清晰。”房公训的女儿说,1月3日,得知有全国道德模范和房氏家人要来探望自己,老人激动得一晚都没睡着。尽管房公训已经91岁高龄,但依旧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一提起往事,他更是抑制不住情绪。
↑房公训(左一)见到房泽秋(右一)来探望自己,十分高兴。
↑房公训老人(左二)看到房泽秋(左一)带来的特色糕点,露出孩童般的笑容。
1942年11月11日,抗日英雄钟效培在莱芜茶业口镇榆林前村开展工作时突遭日军袭击,身负重伤,后被转移至崖下村,年仅13岁的房公训负责为钟效培送饭。不久,钟效培终因伤势过重牺牲,临终前,他告诉房公训自己是江西兴国县人,并托付他在抗战胜利后,想办法和家人联系,让他们知道自己死在这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房公训一直没和兴国县方面联系上,但他心里一直记着、念着、想着。他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为钟效培守墓、上香、烧纸……几十年时间从未间断。2002年春,72岁高龄的房公训不顾家人反对,赶到兴国县打听钟效培的老家,但寻找无果。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房公训又先后四次南下,可惜都无功而返。
2015年8月,开国元勋耿飚将军之女耿焱了解到有关情况,深受感动。在耿焱帮助下,2015年9月22日,钟效培的侄子钟铅元怀揣家乡泥土和泉水,来到崖下村。在钟效培墓前,85岁的房公训悲声朗诵当年钟效培唱给他的歌,痛彻肝肠的场景让在场的所有人热泪盈眶。73年后,这场迟来的亲人祭祀,终于了却房公训老人的心愿。2017年11月,房公训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奖。
从13岁,一直走成耄耋老者,就是为了兑现一句承诺。一份嘱托,一句承诺,一生追寻,这就是房公训的人生写照。
↑山东清河堂房玄龄文化研究中心成员们为老人送上“福”字。
↑在场人员一起翻看房氏家族族谱。
个人真情 大爱风范
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房泽秋在莱芜调研时听闻了房公训的事迹,很受感触,便萌生了去淄博拜访这位道德榜样的想法。探望时,房泽秋听说房公训昨晚没有睡好,十分关切地说:“咱们一会早点走,得让老人好好休息。”
在照顾老人这方面,房泽秋可以说是经验丰富。房泽秋是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贡院墙根社区的普通居民,她将毫无血缘关系的瘫痪孤寡老人接回家中照顾,36年无怨无悔,用全家无私的爱扮靓97岁老人的人生。
李玉柱是房泽秋的老邻居, 1979年,李玉柱突发脑血栓,半身不遂。见老人没人照料,房泽秋主动跑去照顾。后来老人病情好转即将出院时,当时只有19岁的房泽秋就与母亲商量,在住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把老人接回家。1982年,房泽秋与于海结婚后,小两口就将老人接到自己家里,更加无微不至地照顾起来。2014年12月24日凌晨,老人到了弥留之际,他叫着房泽秋的小名说:“谢谢你,多亏了你。”
虽为邻里,却能真情守望;虽非血亲,却能赡养晚年。小家的温馨释放出大家的温暖,把个人的真情做成大爱的风范。2015年10月13日,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房泽秋被授予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称号。
见面的时间虽然短暂,却给在场的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这都是咱房家的人,我们都很敬重您。” 山东清河堂房玄龄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房吉厚握着老人的手介绍道。据了解,山东清河堂房玄龄文化研究中心十分重视两名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组织策划了这次道德模探望,两代道德模范的传承,留下一段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的家风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