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女同志撇家舍业的,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咱村谋发展。有了这样的第一书记,俺们村‘两委’班子凝聚力越来越强,路宽了、灯亮了、水清了,党建文化广场建起来了,老百姓脸上笑容也更多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提起市人民医院派驻的两位女第一书记吕美荣和冯杰,临沂经开区梅家埠街道醋庄后村党支部书记武宝华竖起了大拇指。
“后进村”迎来两位女第一书记
醋庄后村位于梅家埠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7公里处,东邻湾里村、南邻醋庄前村、西邻小墩村、北邻干沟渊。全村680户、2152人、62名党员,2000亩葡萄园、924亩耕地。该村为葡萄种植专业村,2016年,“醋庄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是万亩葡萄园的发源地和核心区。2017年,该村村集体收入9850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100元,主要以葡萄种植业为主。但是该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基础设施落后、干群关系不和谐、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突出,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且村内无集体土地和房屋,村民增收渠道单一,党员群众意见比较大。
2018年4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派出的吕美荣、冯杰来到临沂经开区梅家埠街道醋庄后村开始了她们的第一书记生涯。“也想过村子可能有些落后,但是没想到比想象中还严重、还困难。明明是葡萄园发源地和核心区,结果村集体却欠债280多万,成了周边有名的后进村。村里不止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全村都没通自来水,吃水都得去自己打井或者去邻村取水。”吕美荣说。
驻村开始后,吕美荣与冯杰就把醋庄后村当成了第二个家,并告诫自己: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真情。自此,吕美荣与冯杰开启了一个月20多天的驻村日常。
强党建聚合力,“五小五大”暖人心
基层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抓手。通过多方调研,结合村子实际,吕美荣与冯杰先提出了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田园党建综合体”的工作理念,即以田园为空间载体,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建立区域性大党委,整合周边发展优势,构建以党建综合体为中心,辐射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等发展要素深度融合的示范村居。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严格落实市、区、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了《醋庄后村村级运行规范》,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相关制度规定。同时,注重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教育培训。”吕美荣说。
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又总结出“小门牌、大作用;小场所、大平台;小门头、大市场;小公约、大和谐;小医院、大民生”的“五小五大”工作思路,从群众关注的小事着手,从而解决大问题。
一年多来,醋庄后村投资380万元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投资180万元建起了田园党建文化广场,投入200万元升级改造建设面积370平方米的醋庄后村卫生室和日间照料中心,打通了市人民医院和醋庄卫生室的远程会诊,使村民不出村便能远程连线市人民医院专家;协调自来水项目资金120万元,让村里未花一分钱,村民便喝上了“市政”自来水……
产业“造血”,助力走上致富路
村民兜里没钱、村集体账上没钱……这些都是常年困扰着醋庄后村的“顽疾”。通过无数次走访和调研,吕美荣与冯杰为了彻底治愈“顽疾”,为醋庄后村开出了一剂“良方”——发展产业,让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强劲动力。”吕美荣说,醋庄后村是葡萄种植专业村,是万亩葡萄园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吕美荣与冯杰便以葡萄入手,提出推进葡萄标准化种植体系建设,发展高效农业的路子。
开发葡萄酒、葡萄醋深加工产品。通过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争取当地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与资源支持,深入推进果源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延伸葡萄产业链条,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致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取建设用地指标5亩建设恒温库,以项目出租的形式,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
同时,结合好运角田园综合体建设,运用好国家地理标识品牌,规范建设高标准葡萄种植园,着力打造葡萄产业4个体系建设,发展葡萄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夯实“醋庄葡萄”品牌影响力,实现村强民富。另外,在进一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通过沿街楼的对外租赁,确保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至少10万元。
村容村貌生巨变 秀美乡村入画来
整齐的瓦房错落有致,村中街道整洁又宽敞;村文化广场上,几位老人正悠闲地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自驻村以来,吕美荣与冯杰还着力打造村庄新风貌。围绕推进沂蒙美丽乡村建设,以开展村庄美、庭院美“双美村庄”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七改”“五化”工程,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打造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的新村貌。
同时,广泛开展“孝心村”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提升道德修养,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新风尚。借助传统文化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定期组织种植栽培、环境卫生、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讲座,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累计协调各类资金和物资折合1280万元,完成17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在第一书记吕美荣和冯杰的帮扶下,民心涣散了几十年的醋庄后村终于摘掉了“后进”的帽子,不仅村集体每年增收达27.7万元,还成为全市乡村振兴观摩点和第一书记党建观摩点,被评为经开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先进村居”。
武宝华说:“两位书记来了以后,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腰包也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子发展方向日渐明朗,我们村干部感觉自己的腰杆硬了,说话也有底气了,很多原来不敢想、不能办的事都干成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临报融媒记者孙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