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兰陵县“四雁工程”成为惠及一方人民的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兰陵县芦柞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龙之春菊花种植项目就是“四雁”工程的融合实践的典型代表。
曾获“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的魏麟原本在浙江宁波一带做蔬菜种植,2009年回兰陵后,在代村承包780亩土地种植小麦,并自主研发了“烟徽188”小麦品种,也是在这期间获魏麟得了“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种植小麦的同时,魏麟积极学习着代村发展致富的先进经验。之后魏麟回到了老家圩子村任支部书记。
归雁还巢化身“头雁”,魏麟任党支部书记后,凭借自己在外经营种植的经验和在代村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在“四雁”工程的推动下,积极发挥支部带头引领的作用,领创锦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以菊花种植为项目带领群众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种植大蒜、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只能维持温饱、无法带动致富,而老百姓也有改变的想法。”魏麟认识到传统农业经营的局限性,誓要改变家乡的现状。他通过向农业方面的专家求教和向以往的生意伙伴咨询,得到了种植菊花这么一条发展思路。有了思路的魏麟也没有着急去做,谋定而后动,想真正带领村民致富马虎不得。
魏麟说:“确定思路后,一方面我多次到江苏、云南、大连等省市的菊花基地考察参观,并邀请农业专家到村帮助规划指导。另一方面我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大会,详细介绍菊花种植的发展前景、预期收益等情况,征得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就这样,在谨慎考虑好各方面问题后,经过多方努力龙之春现代农业产业园才落成于圩子村。
为了菊花种植项目的成功,魏麟还专门从新沂请来了具有多年菊花种植培育经验的技术员王军。依靠“鸿雁”王军丰富的花卉种植、销售经验,为园区菊花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由圩子村党支部领办的龙之春菊花种植项目以“园区+合作社+农户”模式引领群众发展。在这其中雁阵模式是核心,通过锦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优化了生产关系,激发了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在市场中具备了规模竞争优势。
据了解,龙之春菊花种植项目锦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35户,流转土地600亩,社员人均年收入2-6万元,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目前项目已建成智能日光温室44座,正在建设4万㎡的连栋温室以及花卉保鲜加工车间。
积极推动龙之春菊花种植项目用足用好政策、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兰陵县芦柞镇也在整合提升镇域农业产业项目,努力将芦柞镇打造成为“四雁”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的先行区、示范区、样板区。(见习记者 李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