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伍以前,我在学校当语文老师。”12月25日,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商家镇白家村党支部书记陈维杰告诉记者:“当年,村里年轻人都以当兵为荣,我也积极报名,1978年12月顺利入伍。”
陈维杰在服役期间负责装备维修工作,由于刻苦钻研业务,完成任务出色,1981年荣立三等功一次。1982年12月,陈维杰退伍返乡。当时,白家村的村民以种地为生,其他经济来源主要靠上山采石制作石磨。
“千条理万条理,发展才是硬道理。”陈维杰从1984年担任白家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在陈维杰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深挖当地资源艰苦创业。他们积极筹措资金,投资200余万元创建了5家企业,年产值近千万元。
“办企业,要建厂房,就要占地,白家村村民以前世代以种地为生,有点不理解。”陈维杰说:“那时,我和村里的工作人员一家一户地上门解释,建好企业咱们村民就可以去上班领工资,和城里人一样。”经过努力,企业终于建起来了,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在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之后,陈维杰更多考虑的是,怎么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1988年,全村砖瓦房占80%,人均住房面积11.5平方米。1990年以后,白家村全面进行村容村貌建设,旧房全部翻盖一遍,90%以上的农户住上砖瓦房,5%的村民住上楼房,村内道路明显改善,安装了路灯。白家村投资近80万元新建了商家镇第一栋标准化教学楼,解决了村内及附近村庄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投资100余万元对村内两条主要道路重新硬化,全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投资20余万元修建村广场,健身器材配套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认为,作为老百姓的‘当家人’,就应该始终把村民的疾苦放在工作的第一位。”陈维杰说,自2000年起,白家村一直为60岁以上村民代缴医疗保险;重阳节、春节分别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60岁以上200元/人,80岁以上400元/人);为60岁以上老人统一购买治安保险;资助困难大学生,慰问现役军人家属、困难党员、已故老干部家属,定期出钱出力帮扶救助病困群众。同时,陈维杰自掏腰包,每年为白家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
“明年,我们村要集体搬迁,都住上楼房了。”陈维杰告诉记者,回顾这么多年的农村实践,他觉得作为一个村的“当家人”,这个岗位既重又轻。说“重”,是因为党组织和老百姓信任你,你就要为党守好这个阵地;说“轻”,是因为在群众面前,你就是跑腿的“店小二”。陈维杰表示,35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站在新时代,老支书要有新作为,白家村才能实现新跨越。
■ 人物介绍
陈维杰,1978年12月入伍,1982年12月退伍,1984年开始担任商家镇白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一干就是35年,为村庄经济发展、村民收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