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晨曦洒在金乡2站的场地上,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打破加油站的静谧,一头白发让人第一眼就认出,这是济宁金乡公司第2加油站站长刘海涛。
满头白发已经成了刘海涛的独特标志,但当人们了解到他是一名80后站长时,都会半惊讶半开玩笑地说:“刘站长,你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检查
作为济宁公司唯一一座CNG加油加气站,金乡2站几乎是逢检必查。金乡2站的员工们谁也数不清楚到底迎接了多少检查。但每一次检查,金乡2站都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答卷的背后,却是刘海涛铁杵磨成针的硬功夫。
从红红火火的万吨站调任2站,加气业务对于刘海涛是一张白纸,必须从头学起。公司安排他到滕州学习,学习中他发现不仅课时短、内容少,而且滕州是单纯加气站,与2站差异很大。经过多方打探,他了解到枣庄新城5站营业多年,加气经营和管理各方面都已成熟。于是在结束滕州的学习后,他独自驱车40多公里跑到新城5站自费学习,并拷贝了该站的所有资料。
在苦苦钻研下,点检、校表、校阀、制度、表格、账务等一项项加气经营管理内容,在他的眼中从陌生到相识,从熟悉到如数家珍,从此对加油加气站管理得井井有条。
CNG加油加气站的迎检任务重,刘海涛对基础管理更是加码要求。交接班率先实行“十交五不接”,设备运行情况尤其重点交接。现行制度规定,每个月的第三周周四要进行预案演练,刘海涛则每个周四都组织加油、加气和其他预案演练。
功到自然成,正是刘海涛的滴水石穿的韧劲,使金乡2站在一次次检查中经受住了考验,获得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和信任。
他经历了上千种商品
金乡2站是城区站,刘海涛接手后被市公司定位为样板店,当时门店只有400多种商品。如何迅速达到样板店SKU标准,并且减轻库存压力、控制报损率,成为压在刘海涛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他与员工们经常开小会,商量适销的商品。与非油品营业员一遍又一遍地研究要货目录,取舍着一件又一件商品。金乡2站门店从水饮、食品、洗化类商品首先尝试突破,一次要货增加几十种商品,最后门店SKU达到1030多个。
自从金乡2站树为样板店以来,作为普通县城里的易捷店,SKU数量始终名列济宁公司前三甲。
商品丰富了,刘海涛又和员工们研究排面,设计陈列。他发挥站里年轻人多的优势,大胆创意,精巧摆放,使门店商品陈列赏心悦目,商业氛围十足,仅今年就获得省公司陈列竞赛三等奖和市公司百花争艳陈列竞赛第三名。
要货易,售货难。为了提高门店销售,每当有新的促销文件下发,金乡2站都要在交接班时由领班宣读,让员工熟稔于胸。工作闲暇时,刘海涛就和员工们研究重点主推商品的营销方法和话术,一旦有收获,就全站推广。在刘海涛和员工们的不懈努力下,金乡2站被省公司评为双节销售竞赛百强明星店,2019年在中秋国庆门店争霸赛和赖茅之星门店竞赛中均闯入全市前7名。
他经历了性格迥异的员工
刘海涛先后在多个站工作过,身边的员工性格迥异。对待员工,刘海涛总是说:“不能落下一个人。”
刚到2站时,员工中“散懒慢”的习气严重。对此,刘海涛首先是用以身作则的方式言传身教。有的员工爱迟到,刘海涛就天天早到,做出榜样。有的员工时不时偷懒,刘海涛就脏活累活抢着干,每次都汗水浸透了工装。榜样就是力量,在刘海涛的带动下,2站员工成为了干劲十足的战斗集体。
激励员工,刘海涛最有效的法宝是交接班仪式,特别是每周一的交接仪式,成为了2站固定的站务会。仪式上,每位员工都要“述职”,谈取得的业绩,也剖析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每次交接班仪式后,都会激起员工的斗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用刘海涛的话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关爱员工,刘海涛在金乡公司无人不晓。有个员工大咧咧习惯了,工装经常没穿多久就“露出破绽”。刘海涛就省出发给自己的工装,匀给这名员工穿。2站的小食堂在整个市公司都小有名气,刘海涛不仅变着花样给员工改善生活,还将小食堂用员工照片布置的格外温馨。站里年轻人多,刘海涛就依着他们的喜好,夏天自己买来食材,给大家做出一大盆“麻辣小龙虾”。
有人问过刘海涛到底获得过多少次优秀站长和先进员工称号。“真不记得了,反正市公司大厅光荣榜上年年都有我的照片。”刘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