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鲍山街道通过“学”“做”结合,“查”“改”贯通,围绕“准、网、变”改进和提升措施,不断加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便民服务站的建设,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无条件一次办好、EMS免费寄递”的服务,着力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准”:找准政务服务与便民服务的发展定位
一是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共同纳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成”服务范围。鲍山街道办事处根据行政许可事项与便民服务事项申请办理的流程不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依区行政审批局下沉和集中的行政许可事项为准,推行“集中办”、“一站式”服务方式,合理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办事流程,将市场监管、食药监管、老年证办理、社会民生保障服务等应进则进业务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同时梳理公共服务事项项目,把涉及社保、计生、社会事务等123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变“群众跑”为“数据跑”。
二是根据便民服务事项“即时办、就近办”的原则,着力打造街道和村、社区两级服务主体,重点打造村居便民服务站。今年除拆迁村以外,16个村和8个社区全部建成村居便民服务站,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各村(居)便民服务站均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主要为居民提供代跑代办民政、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商事登记、农业等服务,实行双向EMS政务快递免费服务。针对重点人员包括老弱病残孕、“四类人员”等,建立重点人员需求台账,根据他们自身的需求和出行不方便等特点,送服务上门,送政策到家。鲍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各村(居)便民服务站共接待办理(代办)业务2200多件,办结率100%,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网”:创新载体,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
鲍山街道按照“一窗受理”审批模式,逐步推行“一网通办”,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网、手机政务服务客户端“APP”应用,开通“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电子归档”的“无纸化”快捷办理程序,实现EMS线下免费配送、微信银联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等“零见面、零跑腿、零成本”“指尖办”的服务,从而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操作便捷。无时间地点限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让企业和群众随时随地上网就能办事办成事,从而减少政务运作成本,降低了群众办事费用,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界限。服务方式从“面对面”转向“键对键”,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捷高效服务,真正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的政务服务要求。
“变”:转变服务方式,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
打造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品牌
鲍山街道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全面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树立“一切为了居民,为了居民一切”的服务理念,严格按照“不让群众多等一分钟”的工作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与“雷锋岗”引导员相互配合,引导员先预审群众或企业的申请材料,材料齐全后再引到综合窗口,从而打造高效有序的业务受理、办结服务。一是抓服务“变”作风。从服务态度入手,狠抓作风建设,从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标准上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二是抓创新“变”方式。下一步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探索推行预约、延时、“5+2”工作法等服务方式,采取集中服务与分散服务、定期服务与日常服务相结合等方式,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责任制,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便捷服务、高效服务。三是树典型“变”形象。组织开展“流动红旗窗口”和“爱岗敬业标兵”评选活动,每季度评选出流动红旗窗口和爱岗敬业标兵,进一步促进窗口作风转变、服务效能提升,树立起良好的“政府第一形象窗口”。
(历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