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老寒腿”是不穿秋裤冻出来的?秋裤:这锅我不背

0
分享至

“又不穿秋裤,小心等你老了得‘老寒腿’。”伴随着降温,妈妈的叮嘱是不是又在你耳边响起。常言道,人老腿先老。特别是冬天或是阴天下雨,很多老年人开始出现活动后腿部酸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许多人都会认为是受凉了,“老寒腿”发作了。其实,“老寒腿”并不是“冻”出来的,我们听听它的“官称”就知道了——骨性关节炎。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专家就来为大家揭开“老寒腿”的真相。

“老寒腿”罪魁祸首是软骨老化

关节的活动依赖软骨。健康教育所的专家介绍,膝关节是由股骨、胫骨、腓骨这三个骨头组成的。我们在放松的时候前面一个可以动的骨头叫髌骨,髌骨底下有一层软骨面。也就是说,膝关节的两端骨头外面包裹的就是软骨。只要软骨发生问题,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

软骨起什么作用呢?软骨本身有弹性,在我们走的时候、跑的时候、跳的时候,软骨随着膝关节的活动产生变形,起到润滑、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保护膝关节正常活动。

随着人上了年纪,我们的膝关节软骨会变薄、关节液减少。加之日常一些不良的膝关节使用习惯,加速软骨耗损,我们的膝关节两端的骨头就会出现“生”摩的情况,从而引发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红肿、灵活性下降等症状。这时,人会感觉到膝关节涩和僵,活动就不方便了。这便是膝关节的骨关节炎了。

骨性关节炎实际上是关节、特别是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它是一种退行性的疾病。膝关节是人体比较大的一个承重关节。腿又是我们用得最多的,所以它受损伤也是最多的,发生病变的机会也就多。

由此可见,骨关节炎并不是“不穿秋裤”惹的祸。此外,医学研究表明,寒冷和骨关节炎的发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有可能加重已有的骨关节炎症状,并影响治疗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把骨关节炎和寒冷联系起来,叫它“老寒腿”。

专家表示,膝关节是一个喜暖怕冷的关节。如果寒冷已经引起了膝关节的不适,或者双腿长时间感觉冰凉等等,秋裤该穿就得穿。

骨刺也是“老寒腿”的帮凶

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人将近一半患有骨性关节炎。关节炎的致残率能达到53%,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一旦有了症状,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它,它就会发展得非常快。

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专家表示,得了骨性关节炎会有一系列的症状,最主要的一个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肿胀、变形,甚至无法行走,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骨刺也是“老寒腿”的帮凶。关节本身是很圆滑的,软骨磨掉了之后,软骨下面的骨头失去了软骨的防护,骨头就会往外长,形成骨刺,也就是骨质增生。如果膝关节骨质增生严重,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加之韧带变松弛、润滑液分泌减少,还会带来腿部活动受限。活动的减少进一步导致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从而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带来更大的疼痛,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引起关节炎。

这4类人更易被关节炎“盯上”

更年期的女性

雌激素对软骨起到营养的作用。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关节营养的激素水平也随之下降,就容易造成关节损伤,且损伤后不容易愈合,从而出现关节病变。更年期女性的膝关节炎患病率比男性高出6倍。因此专家建议,女性在更年期之后,更应该注意保护膝关节,若有一些信号就赶紧去治疗。

肥胖的人群

肥胖不光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是。久坐、不规律的饮食、缺乏运动,骨性关节炎就容易发生。胖的人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好几倍。肥胖的病人如果把体重减掉5公斤,发病率就会减少50%,所以肥胖的人要控制体重。

特殊职业人群

比如说运动员、模特、农村妇女,这三类人比较容易得这种病。

受过伤的人

曾经受过伤,特别是膝关节受过伤,会直接影响到软骨。软骨不平会产生磨损,久而久之就会发生退化。

这样做

教你省着点用膝关节

膝关节本身就是要用的,但错误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对它带来更大的损害和消耗。专家提示公众注意生活中的4个小细节,日常省着点用“膝关节”,远离“老寒腿”。

减少爬楼梯

两腿站着,一条腿就负重一半。但是只要抬腿走,膝关节的负重就是原来的2倍。此外,越走快负重量越大,下楼的冲击力是最大的,可以达到体重的6倍。因此,通过上下楼来锻炼身体是不可取的。

尽量别老蹲着

总是蹲着,软骨受到挤压,时间长了以后就容易引起局部缺血,导致坏死。另外,在蹲着的时候,关节前头的髌骨是不会动的,时间长了髌骨容易出现软化。此外,对于久坐不动的办公室一族,专家建议,坐着的时候尽量把腿伸直,不要总是让腿自然垂直,保护髌骨。

适当骑车运动

骑自行车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也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但是凡事得有个度,顶着风骑或者上坡骑的时候,对膝关节的耗损相对就会大一些。另外,骑车一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长时间骑车也会造成膝关节的过度磨损。

穿合适的鞋子

高跟鞋几乎成为女孩子的“标配”,但是穿着高跟鞋走路的时候,容易改变下肢力线,对关节造成损伤。此外,选择平跟鞋也有讲究。因为平跟鞋如果穿不对,在走路的时候撞击力就会传到膝关节上。所以专家建议,最好选择穿带气垫的鞋子,气垫可以吸收地面的冲击力。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世界上来看,海南要想成为顶级自贸区,恐怕要先满足三个条件

从世界上来看,海南要想成为顶级自贸区,恐怕要先满足三个条件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3-04-01 19:08:03
C1证驾驶人可以笑了!持有C1驾驶证,这4种车不用增驾也能随便开

C1证驾驶人可以笑了!持有C1驾驶证,这4种车不用增驾也能随便开

汽车安利会
2023-03-30 15:48:38
又一车企宣布停工停产!

又一车企宣布停工停产!

电动知家
2023-04-02 06:50:55
不是杜兆才陈戌源,足协首个大老虎罪证曝光,涉贪腐黑6项罪名

不是杜兆才陈戌源,足协首个大老虎罪证曝光,涉贪腐黑6项罪名

二哥聊球
2023-04-01 18:16:54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

澎湃新闻
2023-03-31 09:57:08
和网红男友网恋,她奋不顾身飞去缅北见面,却被当成血牛抽干了血液

和网红男友网恋,她奋不顾身飞去缅北见面,却被当成血牛抽干了血液

深夜story
2023-03-31 17:30:58
杜兆才小鱼!陈戌源小虾!官媒+名记再曝大老虎,2个细节就差点名

杜兆才小鱼!陈戌源小虾!官媒+名记再曝大老虎,2个细节就差点名

专属头像宝库
2023-04-01 19:21:55
985大学变成了某些省市的“后花园”,网友:该管一下了

985大学变成了某些省市的“后花园”,网友:该管一下了

深刻成考
2023-03-30 01:24:51
辽宁一地警方最新提醒:千万别碰!

辽宁一地警方最新提醒:千万别碰!

环球网资讯
2023-04-01 19:32:24
一句“下辈子不来了”,触动了46万人的心弦!看完评论区瞬间泪目

一句“下辈子不来了”,触动了46万人的心弦!看完评论区瞬间泪目

男生女生对对碰
2023-03-16 12:22:43
普京向全球宣布,中国请求被直接拒绝,宁愿报废也不卖中国

普京向全球宣布,中国请求被直接拒绝,宁愿报废也不卖中国

常高俊April
2023-03-28 08:49:55
为什么部队里现在好多人都在关注2024年这个过渡期?

为什么部队里现在好多人都在关注2024年这个过渡期?

星球军事
2023-04-01 23:36:12
勇士消息:威金斯复出时间曝光,限制性措施出炉,战掘金出场更新

勇士消息:威金斯复出时间曝光,限制性措施出炉,战掘金出场更新

冷月小风风
2023-04-02 09:19:34
中疾控:3月23日至3月30日 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2例

中疾控:3月23日至3月30日 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2例

财联社
2023-04-01 21:32:28
六旬老汉强奸女子时,被两脚踹倒,老汉拼全力冲了过去…

六旬老汉强奸女子时,被两脚踹倒,老汉拼全力冲了过去…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4-01 18:11:28
左边这演员有一阵相当红,不知为啥后来不红了

左边这演员有一阵相当红,不知为啥后来不红了

老王健康知识
2023-04-01 20:51:53
马斯克:有史以来最好的飞机

马斯克:有史以来最好的飞机

凉城健康说
2023-03-31 19:38:07
中国足球烂到什么程度?记者爆料:操控媒体,球迷成被收割的韭菜

中国足球烂到什么程度?记者爆料:操控媒体,球迷成被收割的韭菜

卡灵顿分析师
2023-04-01 21:22:22
刘少奇的儿子去工厂视察,见到一个女工,说这不是林豆豆吗

刘少奇的儿子去工厂视察,见到一个女工,说这不是林豆豆吗

【历史客栈】
2023-03-29 16:42:44
马省长回大陆祭祖,每到一处照稿念读,这还是博学多才的马先生?

马省长回大陆祭祖,每到一处照稿念读,这还是博学多才的马先生?

干饭兄弟团队
2023-04-01 18:53:31
2023-04-02 11:44:49

头条要闻

蔡英文窜访危地马拉第一晚 随行记者手机当街被抢走

头条要闻

蔡英文窜访危地马拉第一晚 随行记者手机当街被抢走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张国荣音乐会看点 天王献唱千万人追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回应“造车禁令”

汽车要闻

小鹏G9迎重磅OTA XNGP第一阶段能力开放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跳跃色彩点亮空间,呈现灵动的生命力

数码要闻

余承东:华为坚持不造车,合力建设生态联盟帮车企造好车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