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屯乡幸福大道
正在施工中的幸福大道
12月11日,驱车行驶在禹城市李屯乡新建的二环东路上,只见道路两侧灌溉中的冬小麦绿油油泛光,随正处寒冬,却是一片生机盎然。
“3米宽的羊肠小道变成了现在7米宽的柏油马路,而且还是全市建设标准最高、里程最长的村级公路,老百姓听说后难掩激动,通车的时候都自发到现场庆贺。”沿线水寺村党支部书记张玉龙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切实改善辖区各村(社区)之间的交通条件,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和通村公路建设,补齐一批“末梢路”,打通一批“循环路”,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禹城市交通运输局根据群众意愿,从群众需求出发,将李屯乡二环东路、鞠宋龙灵葵产业园路、环乡路等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列入禹城市农村道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计划。“工程实施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将农村公路与农村产业基地、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产业项目组合开发,积极探索实施‘农村公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富民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李屯乡党委书记李晓介绍说。
工程施工过程中,李屯乡强化担当意识,履行属地责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按照全省“四好农村路”标准整理路肩、路树涂白,填补多年欠账,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逐步完善,投资3万余元建设“四好农村路”宣传标语墙,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正在这个曾经“偏远”的乡镇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李屯乡二环东路只是禹城市交通运输局从百姓需求出发,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随着多条乡村公路的修通,除了发展旅游业,该市各镇村结合自身实际找到了各具特色的致富新路,蔬果采摘、主题民宿、地方美食等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百姓们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交通运输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们将牢记初心和使命,优化道路建设规划,监督工程质量实施,促进公共交通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发挥作用。”禹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玉刚说。
如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修到了村头,通到了乡亲们的家门,修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建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面貌,正实现着“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成为民生路、致富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