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张玉芝
为弘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近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们来到淄川区商城路小学。演员们带着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与敬畏走进校园,为师生们送来一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戏曲盛宴。
借助多媒体课件,几名戏剧演员分别介绍了五音戏的起源、特点、传承、剧目、名角等,还播放了部分剧目片段,让同学们大饱眼福。接着,各位演员现场表演五音戏选段,唱腔优美动听,表演朴实细腻,赢得了台下所有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五音戏,是我们淄博及周边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诞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
五音戏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现更名为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进入互动体验环节,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纷纷登台跟老师学习。一招一式都模仿得有板有眼,像模像样。这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演员们的完美表演,让我们品味到浓浓的乡音,同时也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希望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手中得以传承。传承乡土戏曲 ,弘扬传统文化 ,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