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黑陶 大师传承 匠心手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匠心传承一直是梁子黑陶人的信念,梁子黑陶大师们默默付出正如不语的陶一样厚重质朴。大师们赋予了陶器手艺人的温度、精神和魂。走进陶塑质朴的世界,了解真正的手艺人是如何创作塑造一件件艺术作品的。
曲建坤黑陶山水泥塑设计稿
一段普普通通的周记记载着曲建坤老师的创作灵魂
↓ ↓ ↓ ↓ ↓
2019周记之三十七·山水的构想
中国文人画常常表现山水意境,于是,便萌生了用泥塑表现山水的想法。从有这个想法到做第一个泥塑实验,断断续续的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我的思路是这样进行的: 起初,有一段研习山水画的经历,因此山水在大脑中留下了些许的印象。有了做泥塑的想法之后,便开始在纸上涂涂画画,由于之前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做过博山炉的陶塑,此时在大脑中产生了博山炉山体的轮廓。结合中国山水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勾画了初步的草图。之后,便放置在家里……
曲建坤黑陶博山炉设计稿
日常的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有一天,于师傅修大龙瓶时,碰巧遇上一个坏瓶,瓶底部分还不太硬,于是考虑是否能在上面做点文章,工作之余,放松下来,山水的形象又浮现在脑海中,于是决定动手制作。
曲建坤黑陶博山炉设计稿
起初,把瓶底去掉,以瓶底为基础,盘条而上,做出一个圆锥体的外形,下一步就是以线条浮雕的形式雕琢山体。在这期间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每天中午,由于同事的鼓动和自己对乒乓球的兴趣,一连几天迷上了打乒乓球。“冬天,中午时间本来就不宽裕,不能这样下去了,还有泥塑要做呢!”心里不禁这样想,随即也下定了决心,便再次投入行动。就这样每天中午雕塑一点点,虽然每天都是意犹未尽,但也觉得内心小小的满足,以至于觉得这一点一滴的刻画就是在享受休息的时光。
曲建坤山水泥塑设计稿
山水的线条是没有事先规划好的,只是在涂画草图的过程中形成了整体的印象,恰巧最近正在阅读吴为山的《中国古代雕塑风格论》,在《佛教理想造型风》一章讲到“以形写神”,通过优美的线条来表现神韵。李泽厚先生说:“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强调表情,讲究节奏、韵律、味道。中国雕塑运用抽象于万事万物的形式和线条概括物像的形态神情,能获得圆满的立体效果。”另外,“曹衣出水”和“吴代当风”讲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曹仲达和唐代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都用线条将衣纹的轮廓、体积和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
曲建坤山水泥塑设计雏形
就像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按照自己对中国文人画家思想的浅显理解,以及内心呈现的山水的轮廓,随机的雕塑,边做边调整,步步深入刻画,由一开始的混沌状态,逐渐变得有了眉目,每一根线条的走向逐渐清晰起来,山形的轮廓慢慢显现,尽力表现山水在线条烘托下的节奏和韵律。
曲建坤山水泥塑设计雏形
这个泥塑可以看做是山水表现的初步实验,有待改进。接下来,以此为主题计划再做上一组泥塑山水,更多考虑意境的表达。
陶意人物像
听人说过搞艺术要“眼高手低”,意思应该是眼界要走在行动前面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身努力不可或缺,有时也需要天助的灵感,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做下去……
2019.11.23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