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份,临沂的天气越来越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取暖也方便了,地暖、空调,干净而舒适。
然而,当小编想起童年时的冬天,那一幕幕模糊的画面,很简单,却也充满乐趣,充满生气,还是会怀念起从前的冬天,那些日子在记忆里发酵,暖暖的。
小时候,冬天这样取暖
蜂窝煤炉子和碳炉子
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炒菜、煮饭、烧水、熬稀饭、烤地瓜、取暖……可谓是多功能、全自动、超人性设计——
小时候的冬天,每户人家总会囤积一些蜂窝煤,烧水做饭,十分方便。烧蜂窝煤取暖的时代,伺候炉子是最烦恼的事了:生炉、添煤、封火、倒煤渣,每天占去很多时间。不注意还可能因为这个中“煤气毒”(一氧化碳中毒)。
暖水壶/热水袋
打吊针的瓶子,就是最好的暖水壶。
拿出一只盐水瓶,打开盖子,慢慢地往里面灌热水。灌上一点,要把瓶子拿起来摇一摇。睡觉前,先把被子铺好,卷成直筒,脚底下还要窝起来,以防热气漏掉。
再后来,热水袋就要派上用场了。烧一壶热热的开水,灌进热水袋中,提前放进被子里,等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就是暖暖的。
电热炉
电热炉看起来小,威力却不小。不到一会儿工夫,屋子里就会变得很热。烧水、做饭都可以,但因为安全隐患较大,后来大家都取消了这个物件。
小时候,冬天是这样穿
奶奶牌大棉袄
奶奶亲手缝的大棉袄,颜色灰不拉叽,主要是耐脏,那份温暖和贴心是商场里的漂亮衣服没法比的。
妈妈牌毛衣
妈妈们总是会积攒很多毛线,一到冬天就会给孩子织毛衣;妈妈们亲手织的毛衣又厚又暖和,上面还有很多花纹。现在会这个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妈妈牌棉手套
不戴的时候,绳子挂在脖子上,非常方便携带。
雷锋帽
把帽子两边向下一拉,就把耳朵、脖子都护住了,外面的冷风吹不进,里面的热量散不掉,浑身都感到热烘烘的。而且还和课本里的雷锋叔叔带着一样的帽子,总感觉戴着很得意。
小时候,冬天吃这些
烤馍、烤包子
最喜欢吃上边硬硬的脆脆的皮,脆香脆香的,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烤红薯
寒冷的冬天,围在炉边烤火顺便再烤上个地瓜吃是最惬意不过了,既是暖手神器,又好吃,一举两得。尤其爱吃烤得流油的地瓜皮!
爆米花
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缠着家里人到街上去看爆米花。孩子们看着摊主把白花花的米倒进罐子,然后捂着耳朵,只等“嘭”一声响,然后就会有胖乎乎的爆米花落在袋里。这是冬天很受欢迎的零食,等待的时候充满了乐趣。
冰糖葫芦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吃了它治病又解馋,你就年轻二十年。”
小时候不懂欣赏糖葫芦的“酸甜”,总是把外面的糖皮儿给舔光,真是难为了一直吃“秃糖葫芦”的哥哥姐姐们……
柿饼
甜掉牙的柿饼子,很多小伙伴肯定也吃过吧。
还有过年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好的,那种幸福感够回味一整年。
小时候,冬天这样玩
打雪仗
小时候的冬天,雪总是很大,很多人没溜过冰,但都溜过雪。你拉着我,我拽着你,在雪地上滑……一个不小心摔倒了,谁也不说疼,爬起来玩儿得更欢。
掏鸟窝
抓麻雀,掏鸟窝,是很多男孩子们的最爱,简直就是力量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打陀螺
跳马
跳皮筋
女孩子们喜欢玩跳皮筋,小汽车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那时候,都是几个小伙伴结伴去上学,放学后还琢磨去谁家看会电视,还不能让爸妈知道。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脑游戏机,我们依旧快乐无比。
小时候的冬天很冷,
心里却很温暖。
这里面有你的回忆吗?
你小时候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欢迎大家留言聊一聊。
来源:泱泱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