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修订之后最大的亮点,就是加大了对于假药的打击惩戒的力度。阿胶作为近年来中药造假的重灾区之一,假阿胶治理也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据了解阿胶产品分为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其中药品阿胶是药品管理法监管的重点对象。
阿胶造假劣行之所以能够成为蔓延行业的祸害,无非有几个原因:一是监管失责,缺少足够有力的治理机制;二是造假者失控,缺少足够有效的惩戒办法;三是贩假者失察,缺少足够有据的鉴别能力;四是消费失教,缺少足够有度的宣教环境。而修改后的药品管理法对于药品的监管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都分别做出相应的条款约束。
其中对于造假者,药品管理法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对生产销售假药等违法行为,罚款数额由货值金额的二倍到五倍提高到十五倍到三十倍,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以十万元计,也就是最低罚款一百五十万元。生产销售劣药违法行为的罚款,也从货值金额的一倍到三倍提高到十倍到二十倍。这样大幅度提升处罚力度,可以对阿胶造假者产生足够的震慑力。
除了法律的强制规定,阿胶生产企业的自觉规范也是保证阿胶业内秩序的重要因素。以行业内的DNA检测引领者东阿国胶堂为例,目前东阿县的阿胶生产企业有93家,其中有“药字号”的2家,保健食品23家,其余属于食字号企业,东阿国胶堂就是药字号阿胶生产企业之一。东阿国胶堂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与2015年在阿胶行业内引入DNA检测技术,目前国胶都由山东省农科院进行专业检测。
国胶堂把DNA鉴定技术手段运用到阿胶原料、中间体、产品的鉴定中,经过5年的积累,逐步建立了一整套阿胶DNA质量控制标准,这套标准覆盖了阿胶生产的全过程,不仅从原料端控制了供应商有意和无意造假带来的原料掺杂问题,而且提升了阿胶产品的质量。
日前,由东阿国胶堂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联合起草的《阿胶质量DNA控制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DNA分子鉴定技术在阿胶生产质控应用上再上新台阶。为阿胶行业提供DNA检测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提升阿胶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面对政策利好,企业也应该树立净化阿胶市场的信心,以法律指导企业生产,将其作为维护企业利益、打击假冒伪劣阿胶的武器。每一个企业都能够遵纪守法,带来的就是阿胶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