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方林 记者 张亚军
将军路街道位于淄川区中部,属于城乡接合地带。这里既是一片产业的沃土,也是一方红色的热土,拥有着悠久的拥军、爱军优良传统,不仅涌现出了“王杰式好战士”——宗树坤烈士,还有多人在部队上立功受奖。据统计,共有1人荣立一等功、1人荣立二等功、38人荣立三等功。目前,街道现有在册退役军人人数为1231人,农村籍退役士兵628人,城镇籍603人。其中优抚对象67人,军转干部11人。
近年来,将军路街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畅通诉求、优质服务、发挥作用、拥军优属四个要素,做实做细退役军人工作,形成了社会尊崇关爱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倾情回报社会的良好氛围。
完善组织 畅通退役军人诉求渠道
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立退役军人接待室、退役军人服务岗,制定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职责及流程,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来信来访、走访记录,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帮扶解困等服务,确保退役军人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增强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荣誉感。
实行“网格化+退役军人”模式,将街道20个村居划分为68个网络,每个网格配备2-3名网格员。各网格认真履行宣传、解难、管理、服务“四大职能”,充分发挥了宣传窗、连心桥、服务器、平安港“四大作用”。
对重点退役人员实行“四时”走访机制,即节时去慰问、困时去帮扶、病时去探望、平时常看看,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来,先后为400余人次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解决问题。
多措并举 为退役军人提供贴心服务
加强和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的沟通交流,认真组织安排,暖心帮扶。做好退役军人咨询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工作。先后组织村居人员开展了重点优抚对象走访慰问、送年历画报、送春联等活动。
认真做好悬挂光荣牌工作。按照“彰显荣誉、规范有序、属地管理、温暖人心”的原则,精心组织开展光荣牌悬挂工作,切实做到“应挂尽挂、不落一户”,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据统计,目前街道已悬挂“光荣之家”光荣牌1340块。
悬挂光荣牌。
认真做好退役军人保险续办工作,通过张贴公告、电话传达等方式,让每名退役军人了解通知精神,把退役军人的各项优待政策及时传达到位。截至目前,已电话核实241人,办理78人,142人因未断、退休、不想办理、不符合条件等原因未办理。
拓展渠道 切实引导退役军人发挥作用
以村居为单位,成立了“绿色环保植树”、“ 义务治安巡逻”、“我为体育公园当卫士”等志愿服务队,并建立退役军人活动日、志愿服务队和民主议事三项制度,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志愿服务、村居事务等活动。
颐泽社区娄宗俊、王衍和、陈伟、刘冰,南苑社区李东玉、张洪浩等退役军人,积极参加村居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累计参与均达100余次;退役军人吴洪强无偿献血20多年,献血总量达到8400多毫升,被评为“淄川区时代先锋”;朱训彪、孙宁学、张泽等退役军人,在台风“利奇马”来袭时,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深入洪水中救人,真正发挥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退役军人的风采。其中,王衍和被推荐参加全市“最美退役军人”评选。
退役军人参加抗洪救灾。
用情用心 认真做好“双拥”工作
举办“淄川区庆‘八一’”拥军优属暨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启动仪式。现场26名义务兵家属、4名优秀义务兵家属、67名优抚对象佩戴了大红花,并发放了优待金、奖金和油、米、面等过节物资。安排人员上门为11名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发放了慰问金,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达给每一名退役军人。
以村居为单位,组织退役军人开展了赛歌会、吃饺子、茶话会等各种形式的联欢活动。组织村居开展与驻地部队开展“双拥共建”活动。颐泽社区与驻地武警中队结对,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社区共建等活动。
端午节期间,颐泽社区“红飘带爱心妈妈志愿队”包好300多个粽子,到武警中队送上对子弟兵的关心关爱,志愿者们还用歌声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并筹措“爱心义卖”爱心款,为武警中队官兵购买陶笛等乐器,选派志愿者教授他们学习吹奏,丰富武警官兵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