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记者从经济区市政管理局了解到,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今年以来,经济区市政管理局深入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促进农村环境持续改善。
经济区坚持街道主体责任,落实责任到村到人,建立了“区-街道-社区-村”四级管理体系。每个村确定1名联络人,确保有关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到位,形成了相互配合、层层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水平。
此外,全面加强农村房前屋后柴草杂物,路边、河边、村边散落积存垃圾清理以及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会同街道和村累计清理农村房前屋后“三大堆”等100余处,清理取缔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处。对全区58个村的生活垃圾实行统管统运,日清运垃圾达65吨。组织人员每天对各村生活垃圾清运情况进行巡查,对垃圾桶脏污、倒歪、垃圾桶满溢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经济区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经济区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布局,实行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在全区58个村设置了生活垃圾桶2000个,投入垃圾收集车辆11台,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统管统运全覆盖。另外,在不影响城区垃圾清运的前提下,合理调配人员、车辆向农村倾斜,优先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需求,确保村内垃圾日产日清率达到100%。
按照“村村到、街巷到、周边到”的原则,组织人员不定期开展农村村容村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有效确保问题全部整改无遗漏,完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把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所在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月度考核,月度考核成绩计入各街道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成绩。
接下来,经济区市政局将深入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巩固提升治理成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12月3日,记者从经济区市政管理局了解到,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今年以来,经济区市政管理局深入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促进农村环境持续改善。
经济区坚持街道主体责任,落实责任到村到人,建立了“区-街道-社区-村”四级管理体系。每个村确定1名联络人,确保有关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到位,形成了相互配合、层层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水平。
此外,全面加强农村房前屋后柴草杂物,路边、河边、村边散落积存垃圾清理以及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会同街道和村累计清理农村房前屋后“三大堆”等100余处,清理取缔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处。对全区58个村的生活垃圾实行统管统运,日清运垃圾达65吨。组织人员每天对各村生活垃圾清运情况进行巡查,对垃圾桶脏污、倒歪、垃圾桶满溢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经济区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经济区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布局,实行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在全区58个村设置了生活垃圾桶2000个,投入垃圾收集车辆11台,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统管统运全覆盖。另外,在不影响城区垃圾清运的前提下,合理调配人员、车辆向农村倾斜,优先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需求,确保村内垃圾日产日清率达到100%。
按照“村村到、街巷到、周边到”的原则,组织人员不定期开展农村村容村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有效确保问题全部整改无遗漏,完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把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所在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月度考核,月度考核成绩计入各街道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成绩。
接下来,经济区市政局将深入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巩固提升治理成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