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酿一方好酒,中国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几十年前就提出了“全国各地都产好酒”的理论。中国地域广阔 ,从南到北纬度不同气候差别巨大,空气、水中的微生物菌群也不同、酿制工艺也有差别,不同菌群微生物、不同酿制工艺酿制的酒也有差别,所以全国各地区都有适合本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好酒。
茅台镇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能酿出好酱酒,杨湖结合北方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酱酒的工艺,与贵州大学联合研发菌种,酿出了属于自己独有风格的酱酒。
11月22日,杨湖新一轮酱酒下沙正式开始。
杨湖陈酱酒储存五年,比飞天茅台四年多一年。杨湖酱酒采取“11776”捆沙酱酒生产工艺,更适合北派酱酒酿造,1年一个大的生产周期,1次下沙,7次蒸煮,7次发酵,仅6次取酒,采用回沙工艺,真正的舍百斤好酒,得数十余斤精华,杨湖酱酒酱香幽雅,后味悠长,空杯留香好。
“初冬下沙”是杨湖独有的工艺
杨湖酱香选择初冬下沙,是因为杨湖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在初冬下沙,春暖花开时节正好生产3轮次酒。
杨湖酱酒采用的是整粒高粱先浸泡、冲洗再蒸煮糊化,目的是去除附着的大量灰尘、高梁壳秸秆等杂质,避免和减少了酒中的土腥味及外壳带来的苦涩味。减少酒的邪杂味,酒体爽净。
一次投粮 缩短了大的生产周期,很好的控制粮食的柔熟度、水分,尽量控制1、2次酒的出酒率。
杨湖酱香型白酒秉承四高三长工艺,四高: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三长:制曲时间长、生产周期长、储藏时间长。
杨湖酱酒:选3~5轮次酒为主,3~5次酒酱香突出,香气幽雅。提高了酒体的净爽度、馥郁度; 酱香风格更为典型。
杨湖酱酒具有酱香突出、香而不艳、酒体醇厚、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等特点。
白酒作为一个穿越中华历史的文化符号,需要我们去传承,然而一成不变的传承是缺乏生命力的,因为环境在改变,时代在发展,只有崇尚自然,适时知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方可彰显白酒的无穷魅力,才会与社会发展同步,与市场需求同步,才会传承的愈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