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大黄集镇徐庄村作为板材加工专业村,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从事和板材有关的行业。在村头的山东玖木良品有限公司院内,物流车正排队装货,总经理朱建祥说:“这两年国际客户越来越多,每月发往国外的订单能达八九十万元。”
回乡创业 政策加持 贵人相助
33岁的朱建祥,家就在徐庄村,2012年前一直在杭州等地打工。2012年底,大黄集镇政府着力发展电商培训,触发了他回老家开网店的念头。
说干就干,在镇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班上,朱建祥认真学习,当年年底便在表哥和朋友的帮助下,开起了自己的第一个经营家居用品的网店。“当时主要靠表哥和朋友帮忙,他们都有家具工厂,我在网上接到订单后,再找他们帮助发货。”说起创业的过程,朱建祥很感恩这些人的帮助。设计选择新产品、聘请技术人员……朱建祥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电商平台上的订单也在一天天增长着。
“现在的国际订单每年有1000多万元,这只是开始,如果能全面打开国外市场,跨境电商销售额将会是爆发式增长。国内订单现在竞争激烈,但也有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头脑精明的朱建祥对市场有着清醒的认识。
源源不断的订单催生了经营模式的改变,朱建祥趁势融合,线上线下全面开花,不仅建起了家具加工厂,还联合本村三个板材加工点,将其升级为代加工工厂,开发家具产品100余个款式。“小网店发展成为集设计、生产、研发于一体的创意家具大产业,朱建祥成为当地青年创业的典范。”大黄集镇党委书记张洪领说。
“没有高质量的新产品,网店早晚会关门。”朱建祥说,“我们有强大的运营团队和后台统计,能够根据销量、样式、人群、材质等数据分析出模型,新款产品都是市场没出现过的,别人模仿很难。”为了做好店铺设计,公司还建起了自己的淘宝图文基地。
帮助村民开淘宝店 提供 “一件代发”服务
在朱建祥的厂区里,每天都有百余位村民在此打工。21岁的朱建飞已在这里工作4年,因家庭困难,厂里还让他的母亲也来做外包装。“我和妈妈两个人每月都能挣六七千元。”朱建飞说,在朱建祥的帮助下,他还开起了淘宝店,代卖厂里的产品,每月也赢利不少,“我只管抽空接接订单,发货结算都由厂里帮着做。”朱建飞介绍。
在徐庄村,像朱建飞这样无资金、无技术开起网店挣钱的村民还有很多,这得益于朱建祥的“一件代发”思路。“免费培训电商技术,村民开店先网销厂里的产品,让村民少走了弯路。”朱建祥说,村民的网店即使接到一件订单,厂里也会帮着发货,“减少了村民自己发货的物流成本,还不用投资建设车间和仓储。”
“现在徐庄村有70多家网店,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张洪领表示,目前,大黄集镇已培育形成了10个市级淘宝村和电子商务村,年电商交易额在90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