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休闲生活被大量文化娱乐方式所占据,作为夜间文化娱乐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独具魅力。它丰富了夜文化内容,满足着人们对夜间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在打造着夜经济。
近年来,我市电影市场越来越红火,2018年的电影票房首破亿元大关,观影人次达330余万,夜电影已成为威海夜经济闪亮的一颗星。
越夜越红火,很多人愿为看电影熬夜
11月21日晚,天有些冷,但前来威海电影城看电影的人络绎不绝。记者在这里看到,看电影的人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和中年人。他们中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下班了没事,和同事一起过来看看,打发打发时间。
当晚这里放映了《少年的你》《海上钢琴师》《大约在冬季》《受益人》等9部电影,共13个场次,场场满座。
威海电影城副总经理孙颖告诉记者,这样的场景她已习惯了。“说实话,尽管KTV、酒吧等娱乐方式分走很多观众,但晚上来影院看电影的人还是不少。尤其是有大片上映,更能吸引观众买单,大家都愿意为此熬夜。” 孙颖说,近年来,看电影的中老年人和儿童也越来越多,常常能看到以家庭为单位的观影群体。
孙颖说,他们这里的最高峰是晚上七八点,周末晚间时段的热门影片,上座率更高。“可以这样说,晚场电影在全天票房中占了很大比例。”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有电影院28家,仅去年就新增9家影城,看电影之火可见一斑。
越夜越温馨,观影服务愈加人性化
奢华影厅、网上购票、自选商品超市、休闲书吧……这是记者在威海电影城看到的场景。孙颖说,她已工作了15年,如果时间回到15年前,她怎么也想不到,看电影的过程中可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享受。
在孙颖看来,将夜间消费与电影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独特的个性空间,正是吸引众多消费者夜间观影的一个重要方面。
孙颖说,2004年以前看电影,就是简简单单看电影,没有边看电影边吃爆米花等零食的概念。威海电影城成立后,很多威海人第一次将看电影和爆米花联系在一起。
“不过刚成立时也只有爆米花。”孙颖说,现在,他们这里有自选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观众选购。同时,他们这里还有休闲书吧,供观众休闲消费。
在孙颖眼里,威海电影市场改变的还有很多。“比如以前购票只能在柜台买,现在多是网络购票,其比例接近9成。”孙颖说,为招揽客源,影院这些年来还推出过会员制、团体优惠、半价或打折的促销方式,吸引市民前来观影。“这些方式,为观众提供了很大方便和优惠,无形中增大了观影群体的数量,使影院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少影院还开设中国巨幕影厅、3D豪华数字影厅,为威海影迷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更奢华的观影体验。
越夜越精彩,热档期夜场电影一票难求
什么时间段的电影市场最火呢?孙颖说,春节、暑期、国庆假期是市民观影的最热档期。这些档期里的夜场电影一票难求,尤其是晚6时至10时的电影,如果不提前2个小时以上购票,很难买到票。
在孙颖眼中,国产电影越来越争气,“前些年,好莱坞大片更受市民欢迎,国产电影看的人相对少一些。但最近几年,国产好电影逐年增加,比如今年国庆长假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都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孙颖说。
“春节档期,家人一起看电影的非常多,‘合家欢’性质影片最受欢迎;暑期档则是年轻观众占主流,大制作的电影非常火爆;国庆档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很多,主旋律电影是一大亮点。”孙颖表示。
针对观影时间、频率、票价等问题,记者对有观影习惯的30名市民做了个小调查。调查显示,有6成市民的观影时间是在晚上,主要集中在晚7时至8时的开场电影,3成在周末或节假日的白天;5成表示自己一个月看1次电影,3成市民一个月看2次电影,一个月超过2次的仅2成;9成市民表示自己付出的电影票价在20元至40元之间,如果超过50元不会观看。
相关新闻
威海去年观影人次达330余万
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说,目前全市已有电影院28家。去年我市电影年票房首破亿元大关,总收入达10732.73万元,同比增长15%,观影人次增加至330余万,各项数据均创下新纪录。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电影票房再次获得8543.8855万元的好成绩。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很大部分是由晚上观影提供的。”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根据《威海市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多方推动夜间文化娱乐的发展,助力城市夜间经济发展。为此,他们将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落实国家、省电影产业相关政策,借力增强威海市电影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引导电影市场均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