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九期“2019年度潍坊市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市医疗卫生单位的200余位临床用血相关医务人员参加培训。
潍坊市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系列培训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中心血站组建师资力量,依托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和储血库所在医院,对辖区内各临床用血医疗机构主要临床用血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轮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及新技术开展、医疗单位输血科的标准化建设和常规业务技术等方面,旨在进一步加强全市临床用血,推广安全合理用血的理念和技术。
市中心血站党委书记单杰主持培训会
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科科长宿希龙致辞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李志强结合临床实践,就内科输血标准、各种血液成分适应症、输血反应分类与标准、经血传播疾病和大量输血产生的并发症等内容进行授课。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王海燕结合临床实践,就科学合理应用血液成分、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临床输血相关医疗事件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授课。
总结发言
市中心血站站长张建科做总结发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二级以下)输血管理水平,根据市卫生健康委的统一安排,市中心血站自今年4月份开始,历时8个月,采取“送学下县”方式,每个县市区1期,精心组织了9期“潍坊市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培训班”,累计培训输血相关医务人员1300余人。
针对各县市区医疗机构输血工作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前期工作调研,根据县市区医疗机构培训需求,采用“分批培训,分类指导,送学上门”培训原则,安排相应专家,先后开展了“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临床输血相关国家标准的解读、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血栓弹力图在输血中的临床应用、临床输血新技术的应用、血液免疫学、辐照血临床应用、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配血”等内容的培训,累计培训时间达60课时。专家们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学员们在输血理论和输血实践方面进行了精心指导。
通过培训,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输血新项目的开展,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明显减少,临床输血管理更加规范,临床输血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推动了全市临床输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