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10:54:26 来源: 威海日报
举报

这个“逮”字,是市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不少人的心声:平时想见高翔,得打视频电话。“别说我忙。我们现在是全员招商,谁都跑不了。”说起办公室里这典故,高翔乐了。“你说为啥见不着我?今年在谈项目60余个,各地飞了20多趟,出门招商200多天。只要是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招商天数肯定只多不少。”高翔说。只比招商天数,不比碰面次数!去年一年,投资促进中心接待来访客商260余批次,外出招商次数还要更多。但对客商来说,更看重的还是发展前景。“我们招商人员,就像企业和威海之间的‘月老’,招商团队就是一个‘月老团’,既要让客商相信威海一定是最佳的‘对象’,还得把‘红线’紧紧系在两方之间。”高翔形象地打着比方说。招商引资领域的“月老”可不好当。万达集团、中软国际等“大块头”实力雄厚,凭啥相中威海?去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投资促进中心了解到万达集团有意向在胶东地区投资。作为国内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老大之一,万达集团若能来威海投资,对威海人气的提升可想而知。出人意料的是,高翔选择“按兵不动”。原来,长期在招商一线摸爬滚打的商务招商团队总结出一个招商“法宝”:调研。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面对青岛、烟台两市的强力竞争,一个个招商小组奔向四方,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掌握万达集团的具体投资意向。一段时间下来,虽然“情报”不好掌握,招商团队却得到一个惊喜——“万达集团在烟台地区的负责人,老家就在威海!”高翔当即调度招商团队成员与对方取得联系,打出一张关键的“亲情牌”。“能不能成功,当时心里也没底。但招商引资说白了,就是瞅准机会就得上,来不得半点犹豫。”高翔说。进展意外的顺利——接到威海发出的邀请,该负责人当即率队来威调研,和招商团队走遍了市区每片土地,收获颇丰。此后,万达集团来威次数越来越频,带队领导层次越来越高:从山东地区负责人到华东总部,再到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4月29日,威海环翠区万达广场项目地块摘牌签约仪式举行。这标志着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望岛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成功落地。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将以务实行动在威海打造高端精品项目,把望岛万达城市综合体打造成集团新一代示范项目。一个大项目成功落地后,高翔和招商团队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下一场招商战役中。“我们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让更多项目顺利落地,不能因为一次成功就沾沾自喜。”高翔说道。在投促中心,除了大胆出击,还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每当新客商来威,工作人员要提前对接业务需求,为企业“量身订制”服务清单。“刚刚得到消息,下周一家北京企业要来威海考察,我们正在着手准备。”记者跟随高翔在投促中心走了一圈,办公室内只有敲击键盘的噼啪声;再看屏幕,企业背景、考察目的,企业能在威海做什么……在招商小组的细化分工中,一项项信息飞快转化成精彩的推介内容,为客商一一呈现。随着他们在招商引资路上马不停蹄,入驻威海的优质项目与日俱增;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投产,产业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正不断增强。8月份在我市成功注册的韩国恭喜考丽亚(株)项目,成为我市深耕日韩的又一“名片”;软银、日立、浪潮等项目运营良好,先后吸引120余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精尖创新项目入驻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我们成功,因为我们从未孤军奋战。”回首招商路,高翔认为,所有的成功都应归功于强大的“后盾”——各区市的优质服务,给了招商队员“以商招商”的底气;招商团队的高效对接,在企业和威海间牵起“红线”。愈发专业的招商团队,不断创新的招商办法,日益雄厚的产业实力……今年以来,“双招双引”在我市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澎湃活力。截至今年10月,全市新设立外资项目222个,同比增长26.14%;实际使用外资9.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创下历史新高。“招商引资,我们永远在路上。”市商务局局长乔军说,招商引资还要继续狠抓,认真践行“四千四万”精神,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冲击新目标行动计划,细致研究谋划产业项目,广泛对接国内外客商资源,坚持苦干巧干实干,坚持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全员招商,在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抓紧谋划明年招商思路,争取在新起点上再创全市招商引资新局面。


本文来源:威海日报
责任编辑:
鞠金玲_SD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