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寿光市被水利部评为“全国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我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97立方米,属于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作为全国闻名地“蔬菜之乡”,农业节水成为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水肥一体化技术将传统的大肥、大水漫灌浇地施肥改变为根系局部浇菜的精准施肥,节水效率能达到50%以上,肥料利用率也在50%左右。精准定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品质、增加产量,不但减少了人工时间,也提高了经济效益。”田柳镇现代农业园区技术负责人韩永琦为我们介绍道。
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灵活、方便、准确地控制施肥数量和时间,对作物营养规律进行针对性地施肥,节省施肥、灌溉劳力。水肥协调平衡,作物的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一般可增产10%以上。
滴灌和微喷灌灌水均匀度可达90%以上,克服了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等状况,同时能大幅度减少因大水漫灌造成肥料流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
据韩永琦介绍,示范棚长235米,宽15米,实际种植面积约4.19亩,对于如此大面积的作物种植,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建设功不可没。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开展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0.6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64.12%,年均可节水35%,其中管灌控制面积61.85万亩,微灌喷灌面积18.82万亩。
据了解,我市于2017年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寿光)农业节水暨水肥一体化技术材料设备展和交流研讨会,集中展示国内最新研发的农业节水技术、材料和设备,邀请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的权威专家以及知名企业负责人参加研讨会,交流研讨我国农业节水技术、产品现状与发展趋势、水肥一体化的需求与政策导向等。节水展已成为我国农业节水领域技术、产品、信息、经验等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国内外节水客商和需求用户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