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来,跑起来,舞起来,动起来……夜幕下的威海,越来越多爱好运动休闲健身的市民选择走出家门,或来到公园里、广场上、学校操场徒步行走,或走进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篮球馆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或在健身中心健身塑型,挥洒汗水,享受运动之乐。他们为夜幕下的这座城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健身舞蹈跳起来
11月15日晚7时30分,威海体育场广场东区,明亮的灯光下,由数百人组成的队伍正伴着动感音乐跳着健身操。整齐的队形、整齐的动作,认真投入的劲头,让人看了禁不住跃跃欲试。
“除了极端天气,我们几乎每天都来这里跳操健身。”家住学府花园小区的毕之刚告诉记者,这个健身组织是他和同学李红一起创建的,健身操的名字是他们起的,叫奥赛动感健身操。“开始的时候纯粹是因为喜欢,没想到经过几年发展,队伍越来越大,最多时能有三百多人。现在天冷了,每天晚上来现场也都在百人以上。”毕之刚说,选择在威海体育场组织活动,是因为这里场地宽敞,灯光很棒,有关部门也很支持,为他们提供音响设备等。
其实,在威海体育场,健身的队伍不止这一支。在广场西侧,有一支上百人的广场舞队伍,在广场北侧,是一群跳交谊舞的中老年人。
“我们以前多在海边广场上跳舞,现在天冷了,就把活动地点挪到这里。”交谊舞队伍组织者郑永红告诉记者,“这里灯光好啊,又挡风,场馆中心还为我们提供电源。”
扬臂挥拍动起来
11月17日晚上7时,一场冬雨裹着寒风突袭我市。但对酷爱打羽毛球的江山和同伴们来说,这样的天气丝毫不能阻止他们外出打球的脚步。在位于高区的威海乒羽健身中心四楼羽毛球馆,他和三名球友拉开架势,展开一场酣畅淋漓的双打攻防战。
“打羽毛球是我最大的爱好。”走出赛场的江山说,他打羽毛球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自从威海乒羽健身中心建成开放,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周都会有三四个晚上来这里和球友们杀上几局,既交流了球技,又有益于放松身心。
江山说,作为资深羽毛球迷,他每月用在羽毛球运动上的消费有五六百元,其中,羽毛球场馆的租金占主要的比例。
在羽毛球馆北区,一场由乒羽健身中心举办的小型比赛正在进行,选手是来自我市几家羽毛球俱乐部的女球友们,她们在网前挥拍扣杀,尽显英姿飒爽之气。一名选手告诉记者,她们经常举办类似的交流比赛,这对提高球技大有好处。
“我们的羽毛球馆标准和质量比较高,在全省也是数得着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几乎每天晚上,这里的每块场地上都有打球的人,很多时候球友需要向他们打电话提前预约才能保证有场地。
位于三楼的乒乓球馆,在与之相邻的网球馆及体育馆内的篮球场上,同样是一番热闹景象,来这里打球的既有青少年也有中老年人,他们在场上挥汗如雨,激战正酣。尽管在这些场馆打球需要花钱,但大家普遍认为,与他们获得的健康与快乐相比,这样的投入非常划算。
夜间徒步走起来
身着统一服装,一起做热身运动,然后排成长队,抬头挺胸,挥动双臂,踏着节奏分明的音乐徒步行走……18日晚7时,临港区管委会前广场上,一支30多人的徒步队伍引人注目。“我们每天晚上6时50分开始集合,做热身操,19时开始徒步,19时50分结束。”徒步队伍负责人付宝良告诉记者,除了这支队伍外,在蔄山和汪疃还各有一支徒步分队。
“参加徒步的好处太多了,团友们年龄、工作等背景各不相同,因为徒步这一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提高,锻炼了身体也磨炼了意志。原来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糖尿病的,参加了我们的活动后身体状况都大大好转,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团友感慨地说,要是早有这样的组织就好了。”付宝良说,徒步组织是去年开始组建起来的,目前已形成拥有三支分队、总人数达五六百人的规模,每晚参加徒步的就有100多人。
当晚,在环翠区张村镇,也有一支名为“初心运动”的徒步队伍出现在威海七中操场上。“以前我们的跑团一般都在姜南庄广场参加夜间徒步等活动,现在威海市各中小学操场全面对外开放后,我们就选择来威海七中的操场组织徒步,因为这里的塑胶跑道弹性好,对徒步者脚部和膝盖等都有好处。”队伍的创建人谭广超告诉记者。
“平时我们徒步的时间都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由于今天风大,为防止大家可能出现感冒等问题,这次把运动的时间控制在了半个小时。”谭广超说,跑团成立两年多,发展成员已有四五百人。随着人员增加,他们又根据成员们的身体状况将队伍分成常规锻炼组和马拉松竞技组,让大家通过参与运动收获更多。“今年新年我们在幸福门参加了跨年跑,那种场面非常令人难忘。”谭广超说,下个月25日,他们还将参加一次荧光夜跑活动。
新型运动嗨起来
发展威海夜经济,体育系统该如何发力?
记者从市体育部门了解到,根据我市发布的《威海市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市体育局结合工作实际,多方面着手积极推动夜间体育运动,助力城市夜间经济发展。
在丰富夜间大众体育活动方面,市体育部门在持续开展夜间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夜跑、广场舞等基础上,积极推广夜间轮滑运动,在幸福门、市人民广场、经区体育公园等设置夜间轮滑推广点,整合资金,采购不同尺码轮滑鞋供市民免费试滑,设立指导站,并积极推动轮滑运动进幼儿园。
此外,为不断提升夜间项目服务水平,还启动广场舞培训进社区活动,选派18名专业指导员,自9月至11月份期间,分赴全市18个社区和行政村进行广场舞技能培训,每个区市设3个培训点,培训广场舞骨干730余人。利用市级体彩公益金11万元,自主招标采购音箱发放至全民健身站点,完善广场舞健身设备。
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剑介绍,为更好满足市民运动健身的需求,该中心采取对威海体育场、网球场、网球馆延时开放至21时,对威海体育馆、威海乒羽健身中心夜间延时开放至21时30分等惠民政策。通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对威海体育场内外部分公共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并24小时免费对市民开放。“前段时间,我们发现有市民喜欢在体育场外侧二层平台跑步,考虑到场地使用安全,我们就在多个有楼梯的路口安装了照明和监控设施。”周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