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老龄化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面对日益凸显的老龄化趋势,临沭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养老理念,以公建民营、医养结合为方向,不断探索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2012年11月,临沭县投资2500多万元,建成占地31亩、建筑面积16720平方米、建设床位400张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1处。于2016年1月由青岛阳光佳苑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托管运营,成为临沭县第一家“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
阳光佳苑社会福利中心在满足现有特困供养对象养老需求的同时,还向社会开放,招收农村社会老人入住。在这样的举措下,既保持了集中供养机构的公益属性,又为运营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充分盘活了养老资源。
阳光佳苑以健康评估为基础,建立起完善的健康养老检测评估体系。据阳光佳苑院长李军介绍,每一位老人在入住阳光佳苑时,都会由专业医生对老人进行能力评估,依据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等将老人分为七个等级,在服务老人时,依据老人能力等级,提供相应的人性化的完善服务。
无论是能力完好的老人还是重度失能老人,年老体衰总是免不了病痛“骚扰”,为此,阳光佳苑养老服务中心在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建立起医养联动工作机制。中心常年驻有康复医师6位、坐诊医生3位、护士3位、药剂师1位。同时与临沭县中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每周两次邀请中医院专家前来坐诊。
阳光佳苑社会福利中心还设置了药房、24小时值班医疗站、病房,方便老人随时问诊拿药、进行基础治疗。老人房间内部还配置了紧急呼叫按钮,全方位全天候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护理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确保了老人随时有人服务。
疗养区、介助区、介护区、多功能活动区、餐厅……根据服务功能划分出的五个功能区紧密关联又互相分开,合理化的布局为服务老人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公办民营、医养结合的模式在临沭县阳光佳苑社会福利中心显现出卓越成效。
如今,临沭县阳光佳苑社会福利中心集五保供养、社会养老、荣军疗养等综合服务于一体,已实现入住服务老人168名,其中特困老人75名,社会老人93名。(见习记者 李秀才 汪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