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坚决反对新的采暖设施不到位就拆除原有取暖设施!

0
分享至

今年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继续稳步推进。仅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今年就要完成清洁取暖改造524万户。清洁取暖如何换回更多蓝天?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生态环境部采取了哪些举措?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约1700万户,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大

问: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总体进展如何?清洁取暖对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如何?

答:近年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18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农村地区完成散煤治理1000万户左右,加上今年采暖季前预计完成约700万户,总计1700万户左右。

实践证明,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加快散煤治理,能够有效解决北方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从河北省10个全域完成散煤治理的区县和10个没有开展散煤治理的区县持续进行跟踪监测分析结果看,完成治理的地区PM2.5平均浓度较未实施改造地区低30%左右,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要高出18个百分点,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明显优于未实施改造地区。综合来看,散煤治理对本地PM2.5平均浓度改善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贡献率均达三分之一以上。

同时,散煤治理还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农村清洁便利炊事和取暖,农村居民告别烟熏火燎的煤炉取暖方式,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多措并举做好改造后电源、气源等能源保障

问:稳定的电源、气源供应是保障清洁取暖顺利实施的前提,请问生态环境部在督促各地落实能源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保障群众用得起、用得好?

答:今年秋冬季,为把清洁取暖这件为民造福的事办好,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央企,不断加强电源、气源供应保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合理确定年度散煤治理任务。指导各地根据气源电源等落实情况,“自下而上”确定散煤治理任务。根据各地上报,2019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万户。

各地散煤治理任务中,坚持因地制宜、多元施策,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其中,“煤改电”、集中供热、地热能等方式替代比例超过50%,更加突出多种方式替代,以较大程度缓解天然气保供压力。

二是全力做好气源、电源供应保障。生态环境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持续抓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2019年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向,采暖期新增天然气重点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倾斜,保障清洁取暖与温暖过冬。指导地方完善调峰用户清单,夯实“压非保民”应急预案。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对“2+26”城市做到全覆盖,全面加大支持力度。供暖季期间,一律不得开展居民用气价格调整工作。督促各地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村居民天然气取暖运营补贴政策,对低收入群体和“煤改气”家庭给予适当补贴,确保农村居民用得起、用得好。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10月9日起,生态环境部组织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39城市开展“煤改气”专项排查。对所有燃气公司开展全面摸排,排查气源指标逐级分配落实情况,督促供、用气单位提前落实气源,确保“煤改气”项目气源充足。对39城市2019年308万户“煤改气”改造户逐村入户抽查,排查2019年新增改造工程进展情况。对排查发现的重点问题,纳入督办函,及时交办地方政府,督促限期整改。

“双保险”避免“一刀切”问题

问:此前个别地方出现没有供气就拆除锅炉导致群众受冻的现象,请问如何避免“一刀切”问题?

答: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协调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坚决反对新的采暖设施不到位就拆除群众原有取暖设施的“一刀切”问题。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坚持“以气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规划、先合同、后改造”。坚持以气定改,根据采暖季气源供应情况,完成农村散煤治理定村确户工作,并做好用气保障。坚持先立后破,在未落实气源电源、不具备供气条件下,或未经过一个采暖季检验的新改造用户,原有取暖设施不得拆除,并预备洁净煤兜底保障“双保险”。

在“煤改气”专项排查中,地方落实“先立后破”情况也是排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入户排查发现的不落实“先立后破”等重点问题,纳入督办函,及时交办地方政府,督促限期整改。

进入采暖期后,生态环境部也将密切关注涉及供暖保障方面的信访投诉等信息,第一时间派工作组现场核查核实,对问题属实的督促解决,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明查|以色列向中国台湾出售20套“铁穹”系统?假的

明查|以色列向中国台湾出售20套“铁穹”系统?假的

澎湃新闻
2023-12-02 07:40:32
亚足联官宣最新决定,中超劲旅处罚结果出炉,亚冠首张罚单诞生

亚足联官宣最新决定,中超劲旅处罚结果出炉,亚冠首张罚单诞生

极度说球
2023-12-02 11:06:02
为什么老百姓突然觉醒了?

为什么老百姓突然觉醒了?

酷车人士
2023-12-03 00:05:57
5个比运动走路还养生的方法,简单且利于长寿,快留心记下

5个比运动走路还养生的方法,简单且利于长寿,快留心记下

营养time
2023-11-29 18:35:29
不堪入目,某57岁校长白天教书育人,晚上和33岁女学生家长偷情

不堪入目,某57岁校长白天教书育人,晚上和33岁女学生家长偷情

帝迟
2023-12-01 16:45:19
56分钟不雅视频的缅北多人女主角,最后怎么样了?

56分钟不雅视频的缅北多人女主角,最后怎么样了?

张新洛律师
2023-10-26 10:10:28
一个人穷游西藏,我一路搭顺风车,和司机心照不宣

一个人穷游西藏,我一路搭顺风车,和司机心照不宣

杨木林
2023-11-19 23:26:54
看着就舒服

看着就舒服

潮范儿
2023-12-03 03:49:37
阿迪达斯华南最大旗舰店关店!此前CEO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

阿迪达斯华南最大旗舰店关店!此前CEO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

中国商报
2023-12-02 17:41:46
知性优雅的花香午茶

知性优雅的花香午茶

吃饱了混
2023-10-05 18:30:02
中方拒缴2.325亿会费,格罗西再催促尽快缴纳,否则影响正常工作

中方拒缴2.325亿会费,格罗西再催促尽快缴纳,否则影响正常工作

娱乐圈见解说
2023-12-02 20:15:40
蒋圣龙拒绝挖角,申花6新星组合解体,天赋锋线掉队2中场接班吴曦

蒋圣龙拒绝挖角,申花6新星组合解体,天赋锋线掉队2中场接班吴曦

替补席看球
2023-12-02 11:40:44
纪实:郑州医学博导落马,曾在业界享有盛誉,被查出敛财3.5亿

纪实:郑州医学博导落马,曾在业界享有盛誉,被查出敛财3.5亿

小英子历史专栏
2023-12-02 17:43:26
阿里献血事件最新进展!车祸现场曝光,女方正面照流出

阿里献血事件最新进展!车祸现场曝光,女方正面照流出

金牌娱乐
2023-11-29 16:56:23
谢尔豪能否突破中国棋手历史上的极限战绩七连胜

谢尔豪能否突破中国棋手历史上的极限战绩七连胜

跟着组织走
2023-12-03 01:15:04
中年男人喝酒现状:人在什么地位喝什么酒,看看你对了吗?

中年男人喝酒现状:人在什么地位喝什么酒,看看你对了吗?

小丽记娱乐
2023-12-02 19:17:42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可能进一步加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可能进一步加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02 08:24:03
首届电竞上海大师赛落幕!EDG击败GEN夺冠,chovy带不动这群队友

首届电竞上海大师赛落幕!EDG击败GEN夺冠,chovy带不动这群队友

电竞大事件eSports
2023-12-02 22:34:44
失踪25年回家的解清帅被哥哥拉进家庭群,身世还没告诉女友

失踪25年回家的解清帅被哥哥拉进家庭群,身世还没告诉女友

极目新闻
2023-12-01 18:47:29
“血槽女”时间线分析

“血槽女”时间线分析

原广工业
2023-12-02 11:40:40
2023-12-03 06:56:49

头条要闻

男子捡到女大学生手机后要价千元:不给钱就刷机

头条要闻

男子捡到女大学生手机后要价千元:不给钱就刷机

财经要闻

巴菲特遗嘱曝光 3个"老婆"赢家还是正妻?

体育要闻

剑南春|曼联仅一脚射正0-1纽卡,戈登制胜,安东尼绝平无效

娱乐要闻

热巴被曝为黄景瑜庆生 巧合太多对上了

科技要闻

"宫斗"更多细节!OpenAI董事会太天真,微软急出三策最终翻盘

汽车要闻

跟上"瓦罐迷"脚步 体验奥迪A6旅行车家族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健康
教育
亲子

艺术要闻

“共融·共创” 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文化创意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启幕

家居要闻

法式轻奢,海风低语,230㎡空间的生活之韵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教育要闻

重磅中国教育在线国际教育频道分析评论文章被全球知名媒体采用!

亲子要闻

女孩害怕打针,奶奶按住人爸爸捂着眼睛,“这个针打的挺费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