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城街道,有这样一个规模并不起眼的村庄,该村有64户村民,261口人,规模不大,人口也不算多。但是在圣城街道举行的多次村卫生环境评比中,该村连续多次蝉联“冠军”;在全市范围内,该村的村庄卫生环境也居前列。这个村就是圣城街道北郭村。11月7日,记者来到了北郭村,探访该村卫生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的秘诀。
整洁的道路,整齐的房屋,粉刷一新的墙面,生动形象的墙面彩绘,干净宽阔的生产路……到处都是干净靓丽、秀美宜人的美丽乡村景象。
“2015年土地流转后,我们村建起了44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并用钢渣铺设了7条宽达5米的高标准生产路。”村党支部书记张树增表示,高标准蔬菜大棚和生产路的建设,给村内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了极大利好。村民收入提高了,居住环境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2019年,为了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北郭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设置了56米传统文化主题文化墙和33米文化长廊,文明户、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好少年等典型组团上榜;路面罩油4200平方米,增加路灯47盏,家家户户门前都是亮亮堂堂;种植小灌木700多棵,一排排绿化带让村内绿意盎然;建设了乡村记忆馆,一件件老物件承载着村民生活历史和村内的淳朴民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居住幸福感极大提升。
说起村内卫生环境次次“夺冠”的秘诀。张树增告诉记者,环境的维持,离不开村民们的自觉行动。
“农村卫生环境治理,必须发挥村民作用。”张树增说,近年来,北郭村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通过推广“人人都是保洁员”的做法,形成卫生环境“家家管护、人人参与”的保洁新模式。
村民环保意识普遍增强,树立了“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管”的思想,自觉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不少村民也纷纷表示,现在家家户户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清理房前屋后卫生。“现在卫生环境好了,村民们也都形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不仅自己住着舒服,身体也更健康。”村民张永禄表示。
村里的环境美了、生态美了,村民们又有了更高的追求。“下一步,我们在继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将做好家庭小环境的美化,让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到每家每户,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张树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