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像往常一样,垦利区垦利街道左一村敬老院院长崔士山骑着电动三轮车和门卫孙大爷走出了敬老院大门。车里装的是香喷喷的大包子,他们要在12点之前将这些包子分发到村里老人手中。“老人们平常所需也不多,就是希望能吃上顿热乎饭。”崔士山告诉记者:“这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里出资补贴每天为他们送一顿饭,而老人们只需要花一块钱。”
左一村是典型的城郊村,村内半数以上青壮劳力在外打工、居住,留守老人占在村居住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村庄老龄化严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党支部认真学习感悟、深刻检视整改老龄化带来的孝老敬老问题,重点梳理了村内失能、半失能老人存在的一些问题,创新开展了“一份爱心午餐、一张暖心床铺、一支热心队伍、一条舒心水管”的“四心”身边事。
一份爱心午餐,解决了老人手脚不便吃不香的问题,一张暖心床铺,则解决了老人无人照看独起居问题。村养老院建设标准高,117张床位目前本村老人使用了45张床位。考虑到邻村老人养老需求难解决,村里主动将养老院对外开放,目前养老院新收周边左二村、联合村、西张村等邻村老人12人,既解决了邻村群众养老问题,又避免了养老院资源闲置浪费。
一支爱心队伍,解决了老人照顾不周多烦恼的问题。随着入住老人人数的逐渐增多,养老院工作人员开始变得捉襟见肘。针对这一问题,在村党支部号召下,村里组织成立了“暖阳志愿服务队”,38位志愿服务党员定时到老年照料中心为老人打扫卫生、包水饺,并入户为老年人义务理发、带着村里诊所的医生开展义诊等。
一条舒心水管,解决了老人种菜不便用水难的问题。村里老人都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种点菜,这样既省钱又方便,但由于浇水需要用自来水,很多老人舍不得用。针对菜地浇水难问题,村党支部经过商议,集体出资6万多元将原有的入户旧水管线接到了村内水库水源上,让老人在家中浇菜用上了免费水,村民也普遍跟着受了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通过主题教育学习,我们更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的感悟,并深受触动。触动就要行动,下一步,左一村将立足自身和村情,做好检视整改,继续做好‘一份爱心午餐、一张暖心床铺、一支热心队伍、一条舒心水管’这些群众的身边事。”村党支部书记左传亮说。
(通讯员 颜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