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新闻视角 用笔杆撰写社会百态
在这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世界中,有这样一群人,努力的追求变化与创新,也一直坚守着对真相与是非曲直的笃定。
他们,就是记者。
今天,是记者节。
很多人对记者节的认识还停留在零,但这些人里不应该包括我们,因为,我们是新闻学子!
2000年8月,在无数记者和新闻人的坚持与努力下,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的请示,同意将11月8日定为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记者节与教师节、护士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节日之一,按照规定,这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回望过去
范长江
他是第一个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行进6000多里,历时10个月,撰写而成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已成新闻报道、非虚构文学的经典之作。
“长江一支笔,胜过百万兵。”
约瑟夫·普利策
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他逝后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
“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沃尔特·李普曼
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专家。
“记者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发生什么事情,它在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我们有权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
邹韬奋
主编《生活》周刊、创办三联书店。以毕生精力,做“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生活》周刊如是写道:“本周要闻是全国一致伤心悲痛的国难,记者忍痛执笔记述,盖不自知是血是泪。”那一刻起,他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
展望未来
在这个时代中,世界越是喧嚣,真知灼见的报道,才更显得难能可贵;人心越是摇晃,从一而终的坚持,才令人感念。王克勤、简光洲、刘畅……这些名字,乍看之下你可能会觉得陌生,但那些被他们揭开的帷幕之后,却是赤裸裸的黑暗——山西疫苗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山西繁峙矿难事件……而揭露真相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调查记者们不仅有面对各种暴力伤害的风险,还要面对数不尽的官司,甚至,他们的家人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恐吓。但凭着对新闻信念的坚守,凭着对真相近乎本能的渴求。他们,继续前行!
德州眼镜直通车超市2019年记者节专题活动:
媒体记者持记者证或相关证明。可到德州眼镜直通车超市任一门店免费验配价值299元防蓝光眼镜一副。
时间:11月8日-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