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牌
借力乡村振兴 打造民生政府
“绿化带的土不能高于路沿石,防止浇水时泥土冲到路上。”每月一次的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观摩,总能听到这样一些细节的提醒和点评,正如街道党工委书记任光学所说,“美丽乡村建设要戒虚务实,抓住机遇真正为群众办成一批实事、解决一批难题。”
赵旺铺村的改厕需要在各户院子里挖土,进进出出百家门不是件容易事,可街村干部想方设法处理好关系,厕所改完了,群众嘴里说的都是感谢话;李二村的村容村貌很洁净,但一直缺少一个群众活动的公共场所,在街道干部的建议下,村里决定扒掉村委大院的西院墙,把大院与村路连接起来,不但修建了一个公共游园,还一下子打通了原来封闭的村史馆、文化长廊、阅读室,拉近了村民与这些文化场所的距离,村里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了,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
群众的需求就是行动的方向。沿圣阳街的村庄多、交通繁忙,但路况一直不好。借着乡村振兴的机遇,今年街道投资500万元,沿圣阳街两侧打造了10公里的“城郊村景观带”,完成了涉及7个村、近100亩土地的拆迁工作,修建了长4000米的排水工程,还种植了层次分明的乔木、灌木、草坪、鲜花,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一条圣阳街的改造,就让沿途村庄融入了城市生活。
为了让乡村振兴惠及每一个村庄、每一名群众,圣城街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聚焦难点、突破重点,实现乡村全面升级。到张家仕庄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张善宝刚参加招投标回来,他感言,“胡同硬化全部由街道投资,大街硬化由街道投资70%,没有街道的资金支持,俺们想干也干不了。”赵旺铺村的建设资金共投入330万元左右,按照“村里投1分,街道投2分”的标准分配。正是这样的投资方式,给村里减轻了大部分负担,以最快速度实现了群众所期盼的“拉近村庄与城市的距离”。今年以来,街村两级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500万元,其中街道投入资金占到三分之二。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街道的全情投入、全力扶持,激发出群众的自发参与和自觉行动。北夏村的卫生保洁由各户自己承担,出现了“人人都是保洁员”的喜人局面;北关村从一场孝老饺子宴开始,孝老敬老风气流行全村,而且老老少少热心参与全市和街道的志愿活动,志愿者的红马甲成为全村人的“标配”,时常出现“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感人场景;西玉兔埠村想恢复重建清代“也园”,街道拨款扶持,村民自发出工出力、捐献资料,一座承载着村庄昔日记忆和今日精神的游园落成了;邻城而耕的杨家仕庄村正在筹划打造“生态蔬菜示范基地”项目,让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而已经走上休闲产业之路的于家村,正打算带动周边村庄一起冲浪互联网……热时一缕清风,寒时一捧炉火,政府助力下的乡村振兴,在圣城花开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