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王继洋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张继学还在工作,因为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他从确诊肝动脉肿瘤晚期到去世,只有短短18天……
张继学走了,但他永远地留在了朱家户村民的心里。接受记者采访时,村民不管说起什么事,都绕不开他。也许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张继学是什么时候走进他们生活的。直到2019年8月31日那天,张继学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们才意识到,这位好干部、领路人、贴心人就要走出他们的生活了,可怎么也走不出他们的脑海、走不出他们的记忆……
青龙崮巍峨屹立,朱家户村人心存悲戚。心里装着人民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
看着如今已成为省级最美乡村的朱家户村,村民们念叨的是张继学先人后己的往事:“他总是把好的机会都留给村民,自己门口的路根本没放在心上。”原来,村里修了3次路,最后才修到张继学家门口……
张继学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坚守无私奉献的初心,扎根偏远山村,挥洒汗水,担当起了一心为民的使命,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乡村振兴的路上。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生命赞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张继学舍弃对个人财富的追求,回到贫困山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他用这样的担当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信仰。
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并为之努力奋斗终身。
张继学走了,但他永远地留在了人民的心里,为我们擎起了一面榜样的旗帜。